渗透测试

黑客技术,网络黑客,黑客教程,24小时接单的黑客网站,黑客QQ

国语(国语的成书年代)

本文目录一览:

国语又名什么

《国语》又名《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相传为春秋末鲁国的左丘明所撰,但现代有的学者从内容判断,认为是战国或汉后的学者托名春秋时期各国史官记录的原始材料整理编辑而成的。《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凡二十一卷(篇),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记事。记事时间,起自西周中期,下迄春秋战国之交,前后约五百年。

相较《左传》,《国语》所记事件大都不相连属,且偏重记言,往往通过言论反映事实,以人物之间的对话刻画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国语》按照一定顺序分国排列。在内容上偏重于记述历史人物的言论。这是国语最大的特点。

《国语》全书二十一卷,《周语》三卷,记载了西周穆王、厉王直至东周襄王、景王、敬王时有关“邦国成败”的部分重大政治事件,反映了从西周到东周的社会政治变化的过程。《鲁语》二卷,则着重记载鲁国上层社会一些历史人物的言行,反映了春秋时期这个礼义之邦的社会面貌。《齐语》一卷,主要记载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采取的内政外交措施及其主导思想。

《国语》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国语》共包含了21篇。在记述上,《国语》具有很强的伦理倾向。作者在论述的过程中秉持了“弘扬德的精神,尊崇礼的规范”,认为“礼”是治国之本。整本书都围绕着“忠君”的主题。

同时《国语》还具有较为明显的艺术特色,它长于记言。虽然与左丘明的另一部作品《左传》相比,《国语》的语言表述手法稍显朴素,但从文学发展的角度来解析,可以说《国语》更胜一筹。在《国语》中也记述了很多传说,这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人物的形象,使历史人物和事件更加鲜活。

唐朝诗人柳宗元曾写《非〈国语〉》一文,他说:“尝读《国语》,病其文胜而言庞,好诡以反伦。”并说《国语》“务富文采,不顾事实,而益之以诬怪,张之以阔诞”。虽然柳宗元对《国语》有很多的非难之语,但是从文学的角度看,这些非难正是我们应该肯定、赞美《国语》的地方。

左丘明非常善于利用人物的经典言论来反映和说明某些社会问题。如《周语》“召公谏弭谤”一节﹐通过召公之口﹐阐明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著名论题。

又如《晋语》记优施唆使骊姬谗害申生﹐《吴语》和《越语》记载吴越两国斗争始末。这些文章多为大家所熟知,并深受后代读史之人的爱戴。

《国语》名词解释

《国语》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撰的一部国别体著作。宋代以来,包括康有为在内的多位学者怀疑是战国或汉后的学者托名春秋时期各国史官记录的原始材料整理编辑而成的。

该著作记录范围为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公元前990年)西征犬戎(约公元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公元前453年)。《国语》中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扩展资料:

《国语》全书二十一卷,《周语》三卷,记载了西周穆王、厉王直至东周襄王、景王、敬王时有关“邦国成败”的部分重大政治事件,反映了从西周到东周的社会政治变化的过程。

《鲁语》二卷,则着重记载鲁国上层社会一些历史人物的言行,反映了春秋时期这个礼义之邦的社会面貌。《齐语》一卷,主要记载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采取的内政外交措施及其主导思想。

《晋语》九卷,篇幅占全书三分之一强,它比较完整地记载了从武公替晋为诸侯,献公之子的君权之争,文公称霸,一直到战国初年赵、魏、韩三家灭智氏的政治历史,从公元前678年到公元前453年,时间长,分量重,所以有人把《国语》称为“晋史”。

《郑语》一卷记周太史伯论西周末年天下兴衰继替的大局势。《楚语》二卷,主要记灵王、昭王时的历史事件。《吴语》一卷、《越语》二卷记春秋末期吴、越争霸的史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语

国语是什么意思

国语是由历史形成并由政府规定的一种标准化的全国通用的共同交际语。是国家在政治、文化、教育各方面使用的语言。中国的国语现通称普通话,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首选语言。

普通话是现代标准汉语的另一个称呼,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通用语。汉语不等同于普通话,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人为地消灭方言,主要是为了消除方言隔阂,以利社会交际,与人民使用传承方言并不矛盾。

  • 评论列表:
  •  黑客技术
     发布于 2023-02-08 18:32:41  回复该评论
  • 层社会一些历史人物的言行,反映了春秋时期这个礼义之邦的社会面貌。《齐语》一卷,主要记载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采取的内政外交措施及其主导思想。《晋语》九卷,篇幅占全书三分之一强,它比较完整地记载了从武公替晋为诸侯,献公之子的君权之争,文公称霸,一直到战国初年赵、魏、韩三家灭智氏的政治历史
  •  黑客技术
     发布于 2023-02-08 21:08:42  回复该评论
  • 的著名论题。又如《晋语》记优施唆使骊姬谗害申生﹐《吴语》和《越语》记载吴越两国斗争始末。这些文章多为大家所熟知,并深受后代读史之人的爱戴。《国语》名词解释《国语》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撰的一部国别体著作。宋代以来,包括康有为在内的多位学者怀疑是战国或汉后的学
  •  黑客技术
     发布于 2023-02-09 04:15:55  回复该评论
  • 语言表述手法稍显朴素,但从文学发展的角度来解析,可以说《国语》更胜一筹。在《国语》中也记述了很多传说,这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人物的形象,使历史人物和事件更加鲜活。唐朝诗人柳宗元曾写《非〈国语〉》一文,他说:“尝读《国语》,病其文胜而言庞,好诡以反伦。”并

发表评论:

«    2025年4月    »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文章归档
标签列表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