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如何看待某些手机厂商为手机植入木马?
- 2、制造木马病毒是违法的么?
- 3、330万台老年机被植入木马病毒,你认为嫌疑人该怎么判?
- 4、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计算机病毒(木马)行为分析,大家帮忙分析分析该怎么写呢,病毒和木马要分开写吗?
- 5、究竟啥是木马病毒,谁在制造?目的何在?
- 6、木马病毒的相关案例
如何看待某些手机厂商为手机植入木马?
如何看待某些手机厂商为手机植入木马?觉得这种行为是不正当的。有点儿违法的。应该有相关的部门制定相关的法律来制止这种行为,制裁这种行为。这个手机厂商违规的地方多了,很多软件只要注册就要同意霸王条款,包括银行,软件都是,但是我们普通人能怎么办呢?这得需要相关的国家机构来制裁他。天,大家如果有所关注的话,一定是被金立手机因为给将近百万部手机植入病毒来牟利的事情给刷屏了吧,而金立手机一直公司在与其他公司合作的时候呢通过植入木马,使得手机使用者在不知不觉间已知或者未知的前提下主动安装软件,从而通过这种手段来拉活儿赚钱。而经过调查,金立手机这波植入木马病毒的操作。围棋非法牟利近千万,可以说是一个很恐怖,很惊人的数据和消息了。而陷入这样的事情当中,金立手机自然是进退两难了。虽然在激励手机这波给手机植入木马病毒的事发生之后,但这其中还牵扯另外一个品牌,那就是魅族,金立和魅族两款手机如今在我国内销售都是不温不火的状态,而金立手机手机更惨淡。而这次植入木马病毒的风波闹之后牵扯了魅族,而魅族随后也是回应称自己是合法经营,并未通过其他不正当手段谋取暴利。当然通过魅族官网确实是这样说,但是无独有偶,天底下怎么会有这么巧的事情呢?所以无风不起浪,虽然魅族表面上这么说,但实际上到底是怎么样,大家自己想吧。对于手机植入这个木马病毒是怎么毛毛利的呢?说起来,这真的是一个令人细思极恐的过程。病毒在被植入手机之后,手机使用者的个人隐私信息,例如身份信息,电话信息以及个人视频照片儿。等都会为倒出,然后倒卖,说一个令你害怕的事实,明明自己没有公开过自己的手机号,但是却时不时收到一些贷款的推销电话,或者一些不知名的业务电话,仔细想一想,各位明白了吗?
制造木马病毒是违法的么?
制造木马病毒属于违法行为。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有以下规定:
第二十三条 故意输入计算机病毒以及其他有害数据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或者未经许可出售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的,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者对个人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以15000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除予以没收外,可以处以违法所得1至3倍的罚款。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另外,刑法第286条中明确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依照以上的规定处罚。”
因此,制造木马病毒属于违法行为。
330万台老年机被植入木马病毒,你认为嫌疑人该怎么判?
330万台老年机被植入木马病毒,你认为嫌疑人该怎么判?具体如下:
一,根据传播计算机病毒罪判处
在我国刑法当中有着明确规定,并且传播,制作,贩卖计算机网络病毒的,无论是对计算机还是手机造成危害的,一并归论为传播计算机病毒罪,而判处此刑,嫌疑人或将面临三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按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而像标题这种范围广,传播广,危害数量极高的情况,最高可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但这只是理论,如果是真的判刑,还要根据各方面来综合判断。
二,制作计算机病毒本身不违法,但若是用来传播危害并且谋利也同样违法
这个其实很好理解,就好像药物一样,有的“药物”种植违法,但若是用于医学用途,往着好的方面发展那么就不违法,制作计算机病毒本身不违法,假如是创建一个杀毒软件所写一个病毒库,那么制作就不违法,但如果制作出来故意公开故意进行危害性传播,或者用来谋利,那么这样的行为就违法,同样依照刑法当中传播计算机病毒罪来进行判决。同样是3-10年的有期徒刑。
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遵纪守法,哪怕是网络上也一样
而330万台老人机被植入木马病毒,这样的一个数据和数量已经是很惊人的了,而嫌疑人一旦被抓这样的代价也是很高的,而无论是生活中还是网络中,遵纪守法,做好自己,那便是莫大的安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你在凝望深渊时,深渊亦在凝望你。综上所述。
不知道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补充讨论,欢迎关注!
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计算机病毒(木马)行为分析,大家帮忙分析分析该怎么写呢,病毒和木马要分开写吗?
木马是病毒的一个支派,你连这个都不知道还写毕业论文???
这个题目要你写木马。
你随便搞个木马。装沙盒+冰刃+HIPS,然后运行看它的动作,然后分析这些动作来写论文!
究竟啥是木马病毒,谁在制造?目的何在?
您好,木马病毒是一种恶意电脑程序,平时植入电脑不爆发,合适的机会才会爆发。
目的是盗取QQ号、游戏账号、网银等。
制造者有很多,比如一些黑客靠盗取他人的网银、游戏装备来获利。
所以防范病毒和木马是十分有必要的,建议使用腾讯电脑管家,使用国际知名小红伞杀毒引擎,防范木马和病毒的性能强悍,点此下载:腾讯电脑管家官网
腾讯电脑管家企业平台:
木马病毒的相关案例
因好莱坞大片《特洛伊》而一举成名的“木马”(Trojan),在互联网时代让无数网民深受其害。无论是“网购”、“网银”还是“网游”的账户密码,只要与钱有关的网络交易,都是当下木马攻击的重灾区,用户稍有不慎极有可能遭受重大钱财损失甚至隐私被窃。以下列举一些案例。
No1:“支付大盗”
“支付大盗”花钱上百度首页。
2012年12月6日,一款名为“支付大盗”的新型网购木马被发现。木马网站利用百度排名机制伪装为“阿里旺旺官网”,诱骗网友下载运行木马,再暗中劫持受害者网上支付资金,把付款对象篡改为黑客账户。
No2:“新鬼影”
“新鬼影”借《江南Style》疯传。
火遍全球的《江南Style》很不幸被一种名为“新鬼影”的木马盯上了。此木马主要寄生在硬盘MBR(主引导扇区)中,如果用户电脑没有开启安全软件防护,中招后无论重装系统还是格式化硬盘,都无法将其彻底清除干净。
No3:“图片大盗”
“图片大盗”最爱私密照。
绝大多数网民都有一个困惑,为什么自己电脑中的私密照会莫名其妙的出现在网上。“图片大盗”木马运行后会全盘扫描搜集JPG、PNG格式图片,并筛选大小在100KB到2MB之间的文件,暗中将其发送到黑客服务器上,对受害者隐私造成严重危害。
No4:“浮云”
“浮云”木马震惊全国。
盗取网民钱财高达千万元的“浮云”成为了2012年度震惊全国的木马。首先诱骗网民支付一笔小额假订单,却在后台执行另外一个高额定单,用户确认后,高额转账资金就会进入黑客的账户。该木马可以对20多家银行的网上交易系统实施盗窃
No5:“黏虫”
“黏虫”木马专盗QQ。
“QQ黏虫”在2011年度就被业界评为十大高危木马之一,2012年该木马变种卷土重来,伪装成QQ登录框窃取用户QQ帐号及密码。值得警惕的是不法分子盗窃QQ后,除了窃取帐号关联的虚拟财产外,还有可能假冒身份向被害者的亲友借钱。
No6:“怪鱼”
“怪鱼”木马袭击微博。
2012年十一长假刚刚结束,一种名为“怪鱼”的新型木马开始肆虐网络。该木马充分利用了新兴的社交网络,在中招电脑上自动登录受害者微博帐号,发布虚假中奖等钓鱼网站链接,绝对是2012年最具欺骗性的钓鱼攻击方式之一。
No7:“打印机木马”
“打印机木马”疯狂消耗纸张。
2012年6月,号称史上最不环保的“打印机木马”(Trojan.Milicenso)现身,美国、印度、北欧等地区大批企业电脑中招,导致数千台打印机疯狂打印毫无意义的内容,直到耗完纸张或强行关闭打印机才会停止。
No8:“网银刺客”
“网银刺客”木马暗算多家网银。
2012年“3.15”期间大名鼎鼎的“网银刺客”木马开始大规模爆发,该木马恶意利用某截图软件,把正当合法软件作为自身保护伞,从而避开了不少杀毒软件的监控。运行后会暗中劫持网银支付资金,影响十余家主流网上银行。
No9:“遥控弹窗机”
“遥控弹窗机”木马爱上偷菜。
“遥控弹窗机”是一款伪装成“QQ农牧餐大师”等游戏外挂的恶意木马,运行后会劫持正常的QQ弹窗,不断弹出大量低俗页面及网购钓鱼弹窗,并暗中与黑客服务器连接,随时获取更新指令,使受害者面临网络帐号被盗、个人隐私泄露的危险。
No10:“Q币木马”
“Q币木马”元旦来袭。
新年历来是木马病毒活跃的高峰期,2012元旦爆发的“Q币木马”令不少网民深受其害。该木马伪造“元旦五折充值Q币”的虚假QQ弹窗,诱骗中招用户在Q币充值页面上进行支付,充值对象则被木马篡改为黑客的QQ号码,相当于掏钱替黑客买Q币。
No11: “修改中奖号码”
2009年6月,深圳一起涉及3305万元的福利彩票诈骗案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深圳市某技术公司软件开发工程师程某,利用在深圳福彩中心实施技术合作项目的机会,通过木马程序,攻击了存储福彩信息的数据库,并进一步进行了篡改彩票中奖数据的恶意行为,以期达到其牟取非法利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