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测试

黑客技术,网络黑客,黑客教程,24小时接单的黑客网站,黑客QQ

木马病毒制作书籍(电脑制作木马病毒教程)

本文目录一览:

黑客X档案的《黑客免杀入门》这本书怎么样?

A1Pass大牛写的,国内实力派黑客团队EST(邪恶八进制)成员……

我就是在百度知道里认识他的,为人比较低调。^_^

这本书还有EST老大 冰雪封情 的写的推荐序,貌似阵容很强大!!

这本书我买了,讲的全面并且深入,个人认为还不错。

以下是我在他博客摘录的:

***********************************************

定价:32元(240页,140千字)

简介:

现在的网络病毒木马横行,每天都有数百种新型病毒与木马出现,而这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其实就是经过骇客们免杀处理的变种。因此为了使想研究免杀技术的病毒防御工作者与黑客技术爱好者更加透彻与系统的了解免杀技术,我在黑客X档案的支持下写了这本书,意在给需要它的人一个详尽的参考,并对免杀技术做一个比较系统的阐述。

《黑客免杀入门》是现在国内仅有的几本免杀技术书籍之一。鉴于免杀技术的性质与其它已上市图书的特点,本书除了详尽的介绍了免杀方法外,更兼顾了免杀原理与思路突破的介绍,并驳斥了网络与书本上关于免杀技术的一些错误理论,而且对圈内的部分模糊概念作了详尽的澄清,真正做到了一些具有突破性质的原理介绍,作者之所以下如此大的精力研究这些,只是为争取使本书的读者更加透彻的了解免杀技术。

除此之外,书中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阐述了现在某些专业杀毒防毒书籍中都未曾提到起的一些珍贵资料,使您在反向更加了解现有免杀方法的优点与缺点。因此,相信本书会成为一本初学者与高手都认为物有所值的著作,更相信本书会使您爱上免杀技术。

涉及内容:

各种免杀技术、手动脱壳、改壳、汇编、简单的逆向工程、汉化等

适合读者:

1、对杀毒或黑客技术感兴趣的朋友。

这本书将带领您进入免杀这个没有硝烟的智力战场。

2、免杀爱好者。

这本书将是您很好的参考手册

3、电脑病毒防御工作人员。

正可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您了解了各种免杀原理与思想后,相信会帮助您在杀毒软件发展与创新方面快速取得灵感。

4、对软件加密、解密感兴趣的朋友。

一、和我一起来认识免杀

1.1 什么是免杀

1.2 免杀的发展史

1.3 免杀能做什么

二、组建试验环境

2.1 我们需要什么

2.2 安装虚拟机

2.2.1 影子系统的安装与使用

2.2.2 VMware虚拟机的安装与使用

2.3 杀毒软件的安装与设置

2.4 认识我们的免杀利器

三、免杀基础知识

3.1 杀毒软件的原理与杀毒技术简介

3.1.1 杀毒软件工作原理

3.1.2 基于文件扫描的杀毒技术

3.1.3 基于内存扫描的杀毒技术

3.1.4 杀毒技术前沿

3.1.5 杀毒技术展望

3.2 了解PE文件

3.2.1 什么是PE文件

3.2.2 认识PE文件

3.3 文件免杀原理

3.3.1 什么是特征码

3.3.2 文件免杀原理

3.4工具脱壳技巧

3.4.1 专用脱壳工具脱壳

3.4.2 使用通用脱壳工具

四、特征码免杀技术

4.1 战前热身——脚本木马免杀实例

4.1.1理想状态下的免杀

4.1.2脚本木马也要玩“花指令”

4.2 特征码定位原理

4.2.1 CCL特征码定位原理

4.2.2 MYCCL特征码定位原理

4.2.3 MultiCCL特征码定位原理

4.3 脚本木马定位特征码技巧

4.4 MYCCL查找文件特征码

4.4.1 MYCCL的典型应用

4.4.2 针对MYCCL的一点思考

4.5 MYCCL查找内存特征码

4.6 MultiCCL使用技巧

4.6.1 MultiCCL介绍

4.6.2 MultiCCL定位文件特征码

4.6.3 MultiCCL定位内存特征码

4.6.4 由MultiCCL想到的

4.7 特征码修改方法

4.7.1 简单的特征码修改

4.7.2 特征码修改进阶

五、其他免杀技术

5.1 改文件头免杀

5.1.1 操作篇

5.1.2 原理篇

5.2 入口点免杀技术

5.2.1 操作篇

5.2.2 原理篇

5.3 使用Vmprotect加密

5.3.1 操作篇

5.3.2 原理篇

5.4 Restorator资源修改

5.4.1 操作篇

5.4.2 原理篇

5.5 Overlay附加数据处理及应用

5.5.1 操作篇

5.5.2 原理篇

5.6 Sys免杀修改技巧

5.6.1 sys文件的常见免杀方法

5.6.2 sys文件的手工免杀思路

5.7 补丁在免杀中的应用

5.7.1 操作篇

5.7.2 原理篇

5.8 免杀根基——PE文件介绍

5.8.1 PE文件格式

5.8.2 虚拟内存的简单介绍

5.8.3 PE文件的内存映射

5.9 PE文件中的免杀技术

5.9.1 移动PE文件头位置免杀

5.9.2 输入表移动免杀

5.9.3 输出表移动免杀

5.10 网页木马的免杀技术

5.10.1 脚本木马免杀

5.10.2小论网页木马的免杀

六、免杀与花指令

6.1 什么是花指令

6.2 脚本木马的花指令应用

6.3 花指令根基——了解汇编语言

6.3.1 认识汇编

6.3.2 由汇编语言想到的——通过反汇编添加任意功能

6.4 花指令入门

6.5 花指令在免杀领域的应用

6.5.1 花指令的应用技巧

6.5.2 花指令的修改技巧简介

6.5.3 空白区域寻找与加空白区段

6.6 花指令的高级应用

6.6.1 花指令的提取与快速应用

6.6.2 SEH异常的应用

七、免杀与壳

7.1 什么是壳

7.2 壳的基础知识

7.3 壳在免杀领域的应用

7.3.1 加壳的免杀原理

7.3.2 FreeRes多重加壳

7.4 壳的修改技巧

7.4.1 壳的初级修改

7.4.2 制作通用补丁

7.5 手工脱壳技巧

7.5.1 手工脱壳基础

7.5.2 SFX自解压法脱壳

7.5.3 出口标志法脱dePack壳

7.5.4 单步跟踪法脱壳

7.5.5 经典的ESP定律脱壳

7.5.6 最后一次异常法脱壳

7.5.7 内存镜像法脱壳

7.5.8 模拟跟踪法脱壳

7.5.9 非完美脱壳后的程序修复

八、免杀技术前沿

8.1 杀毒与免杀技术的发展

8.2 启发式杀毒原理

8.2.1 启发式杀毒原理

8.2.2 启发性标志详解

8.3 针对启发式杀毒的免杀方法

8.4 主动防御的原理

8.4.1 初探主动防御

8.4.2 主动防御的原理

8.5 针对主动防御的免杀方法

8.5.1 剖析主动防御的弱点

8.5.2 修改时间攻破卡巴斯基

8.5.3 通过主动防御特征码来突破瑞星主防

8.5.4 手工打造突破主动防御

8.6 与杀毒软件的对抗

九、免杀技术补白

9.1 综合免杀实例

9.1.1 策划安排

9.1.2 设计免杀流程与免杀对策

9.1.3 设计免杀执行方案

9.1.4 按照执行方案执行免杀操作

9.2 免杀中的汉化技术

9.2.1 VB程序的汉化与修改

9.2.2 C程序的汉化与修改

9.2.3 Delphi程序的汉化与修改

9.3 病毒命名规则初探

9.4 关于免杀的几个FAQ

****************************************************

给点奖励分吧……

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有木马病毒的?

电脑病毒的起源

电脑病毒的概念其实源起相当早,在第一部商用电脑出现之前好几年时,电脑的先驱者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在他的一篇论文《复杂自动装置的理论及组识的进行》里,已经勾勒出病毒程序的蓝图。不过在当时,绝大部分的电脑专家都无法想像会有这种能自我繁殖的程序。

1975年,美国科普作家约翰?布鲁勒尔(John Brunner)写了一本名为《震荡波骑士》(Shock Wave Rider)的书,该书第一次描写了在信息社会中,计算机作为正义和邪恶双方斗争的工具的故事,成为当年最佳畅销书之一。

1977年夏天,托马斯?捷?瑞安(Thomas.J.Ryan)的科幻小说《P-1的春天》(The Adolescence of P-1)成为美国的畅销书,作者在这本书中描写了一种可以在计算机中互相传染的病毒,病毒最后控制了 7,000 台计算机,造成了一场灾难。 虚拟科幻小说世界中的东西,在几年后终于逐渐开始成为电脑使用者的噩梦。

而差不多在同一时间,美国著名的ATT贝尔实验室中,三个年轻人在工作之余,很无聊的玩起一种游戏:彼此撰写出能够吃掉别人程序的程序来互相作战。这个叫做"磁芯大战"(core war)的游戏,进一步将电脑病毒"感染性"的概念体现出来。

1983年11月3日,一位南加州大学的学生弗雷德?科恩(Fred Cohen)在UNIX系统下,写了一个会引起系统死机的程序,但是这个程序并未引起一些教授的注意与认同。科恩为了证明其理论而将这些程序以论文发表,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震撼。科恩的程序,让电脑病毒具备破坏性的概念具体成形。

不过,这种具备感染与破坏性的程序被真正称之为"病毒",则是在两年后的一本《科学美国人》的月刊中。一位叫作杜特尼(A.K.Dewdney)的专栏作家在讨论"磁芯大战"与苹果二型电脑(别怀疑,当时流行的正是苹果二型电脑,在那个时侯,我们熟悉的PC根本还不见踪影)时,开始把这种程序称之为病毒。从此以后我们对于这种具备感染或破坏性的程序,终于有一个"病毒"的名字可以称呼了。

第一个真正的电脑病毒

到了1987年,第一个电脑病毒C-BRAIN终于诞生了(这似乎不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一般而言,业界都公认这是真正具备完整特征的电脑病毒始祖。这个病毒程序是由一对巴基斯坦兄弟:巴斯特(Basit)和阿姆捷特(Amjad)所写的,他们在当地经营一家贩卖个人电脑的商店,由于当地盗拷软件的风气非常盛行,因此他们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他们的软件被任意盗拷。只要有人盗拷他们的软件,C-BRAIN就会发作,将盗拷者的硬盘剩余空间给吃掉。

这个病毒在当时并没有太大的杀伤力,但后来一些有心人士以C-BRAIN为蓝图,制作出一些变形的病毒。而其他新的病毒创作,也纷纷出笼,不仅有个人创作,甚至出现不少创作集团(如NuKE,Phalcon/Skism,VDV)。各类扫毒、防毒与杀毒软件以及专业公司也纷纷出现。一时间,各种病毒创作与反病毒程序,不断推陈出新,如同百家争鸣。

DOS时代的著名病毒

所谓"DOS时代的病毒",意思是说这是从DOS时代就有的老古董,诸位读者可别以为您现在已经进入Windows 95/98的年代,就不会感染DOS时期的病毒。其实由于Windows 95/98充其量不过是一套架构在DOS上的操作系统,因此即使是处在Windows 95/98之下,一不小心还是会惹火上身的!

耶路撒冷(Jerusalem)

这个古董级病毒其实有个更广为人知的别称,叫做"黑色星期五"。为什么会有这么有趣的别称?道理很简单:因为只要每逢十三号又是星期五的日子,这个病毒就会发作。而发作时将会终止所有使用者所执行的程序,症状相当凶狠。

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米开朗基罗的名字,对于一些早一点的电脑使用者而言,真可说是大名鼎鼎,如雷贯耳。著名的原因除了它拥有一代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的名字之外,更重要的是它的杀伤力惊人:每年到了3月6日米开朗基罗生日(这也就是它为什么叫做"米开朗基罗"的原因)时,这个病毒就会以Format硬盘来为这位大师祝寿。于是乎,你辛苦建立的所有资料都毁于一旦,永无翻身之日。

猴子(Monkey)

Monkey据说是第一个"引导型"的病毒,只要你使用被Monkey感染过的系统软盘开机,病毒就会入侵到你的电脑中,然后伺机移走硬盘的分区表,让你一开机就会出现"Invalid drive specification"的信息。比起"文件型"病毒只有执行过受感染文件才会中毒的途径而言,Monkey的确是更为难缠了。

音乐虫病毒(Music Bug)

这个发作时会大声唱歌,甚至造成资料流失、无法开机的病毒,正是台湾土产的病毒。所以,当你听到电脑自动传来一阵阵音乐声时,别以为你的电脑比别人聪明,那很有可能是中毒了。

其实这种会唱歌的病毒也不少,有另一个著名的病毒(叫什么名字倒忘了)发作时还会高唱着"两只老虎"呢!

DOS时期的病毒,种类相当繁杂,而且不断有人改写现有的病毒。到了后期甚至有人写出所谓的"双体引擎",可以把一种病毒创造出更多元化的面貌,让人防不胜防!而病毒发作的症状更是各式各样,有的会唱歌、有的会删除文件、有的会Format硬盘、有的还会在屏幕上显出各式各样的图形与音效。不过幸运的 是,这些DOS时期的古董级病毒,由于大部分的杀毒软件都可以轻易地扫除,所以杀伤力已经大不如前了。

Windows时期的来临

随着Windows 3.1在全球的风行,正式宣告了个人电脑操作环境进入Windows时代。紧接着,Windows 95/98的大为畅销,使得现在几乎所有个人电脑的操作环境都是在Windows状态下。而在Windows环境下最为知名的,大概就属"宏病毒"与"32位病毒"了。

宏病毒

随着各种Windows下套装软件的发展,许多软件开始提供所谓"宏"的功能,让使用者可以用"创造宏"的方式,将一些繁琐的过程记录成一个简单的指令来方便自己操作。然而这种方便的功能,在经过有心人士的设计之后,终于又使得"文件型"病毒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碑:传统的文件型病毒只会感染后缀为exe和com的执行文件,而宏病毒则会感染Word、Excel、AmiPro、Access等软件储存的资料文件。更夸张的是,这种宏病毒是跨操作平台的。以Word的宏病毒为例,它可以感染DOS、Windows 3.1/95/98/NT、OS/2、麦金塔等等系统上的Word文件以及通用模板。

在这些宏病毒之中,最为有名的除了后面要讲的Melissa就是令人闻之色变的Taiwan NO.1B 。这个病毒的发作情形是:到了每月的十三号,只要您随便开启一份Word文件,屏幕上会出现一对话窗口,询问你一道庞杂的算数题。答错的话(这种复杂的算数大概只有超人可以很快算出来吧)就会连续开启二十个窗口,然后又出现另一道问题,如此重复下去,直到耗尽系统资源而死机为止。

虽然宏病毒有很高的传染力,但幸运的是它的破坏能力并不太强,而且解毒方式也较容易,甚至不需杀毒软件就可以自行手动解毒。

32位病毒

所谓"32位病毒",则是在Windows 95之后所产生的一种新型态文件型病毒,它虽然同样是感染exe执行文件,但是这种病毒专挑Windows的32位程序下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去年大为流行的CIH病毒了。

CIH病毒的厉害之处,在于他可以把自己的本体拆散塞在被感染的文件中,因此受感染的文件大小不会有所变化,杀毒软件也不易察觉。而最后一个版本的CIH病毒,除了每个月26日发作,将你的硬盘Format掉之外,有时候还会破坏主板BIOS内的资料,让你根本无法开机!虽然目前大部分的杀毒软件都有最新的病毒码可以解决这只难缠的病毒,不过由于它的威力实在强大,大家还是小心为上。(CIH又可能在今年4月26发作,你不会有事吧?)

Internet的革命

有人说Internet的出现,引爆了新一波的信息革命。因为在因特网上,人与人的距离被缩短到极小的距离,而各式各样网站的建立以及搜寻引擎的运用,让每个人都很容易从网络上获得想要的信息。

Internet的盛行造就了信息的大量流通,但对于有心散播病毒、盗取他人帐号、密码的电脑黑客来说,网络不折不扣正好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渠道。也因此,我们这些一般的使用者,虽然享受到因特网带来的方便,同时却也陷入另一个恐惧之中。

病毒散播的新捷径

由于因特网的便利,病毒的传染途径更为多元化。传统的病毒可能以磁盘或其他存储媒体的方式散布,而现在,你只要在电子邮件或ICQ中,夹带一个文件寄给朋友,就可能把病毒传染给他;甚至从网络上下载文件,都可能收到一个含有病毒的文件。

不过虽然网络使得病毒的散布更为容易,但其实这种病毒还是属于传统型的,只要不随便从一些籍籍无名的网站下载文件(因为有名的网站为了不砸了自己的招牌,提供下载的文件大都经过杀毒处理),安装杀毒软件,随时更新病毒码,下载后的文件不要急着执行,先进行查毒的步骤(因为受传统病毒感染的程序,只要不去执行就不会感染与发作),多半还是可以避免中毒的情形产生。

第二代病毒的崛起

前面所谈的各式各样的病毒,基本上都是属于传统型的病毒,也就是所谓"第一代病毒"。会有这样的称呼方式,主要是用来区分因为Internet蓬勃发展之后,最新出现的崭新病毒。这种新出现的病毒,由于本质上与传统病毒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就有人将之称为"第二代病毒"。

第二代病毒与第一代病毒最大的差异,就是在于第二代病毒传染的途径是基于浏览器的,这种发展真是有点令人瞠目结舌!

原来,为了方便网页设计者在网页上能制造出更精彩的动画,让网页能更有空间感,几家大公司联手制订出Active X及Java的技术。而透过这些技术,甚至能够分辨你使用的软件版本,建议你应该下载哪些软件来更新版本,对于大部分的一般使用者来说,是颇为方便的工具。但若想要让这些网页的动画能够正常执行,浏览器会自动将这些Active X及Java applets的程序下载到硬盘中。在这个过程中,恶性程序的开发者也就利用同样的渠道,经由网络渗透到个人电脑之中了。这就是近来崛起的"第二代病毒",也就是所谓的"网络病毒"。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目前常见的第二代病毒,其实破坏性都不大,例如在浏览器中不断开启窗口的"窗口炸弹",带着电子计时器发出"咚咚"声的"闹闹熊"等,只要把浏览器关闭后,对电脑并不会有任何影响。但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也难保不会出现更新、破坏性更大的病毒。

只是,我们也不需要因为这种趋势而太过悲观,更不用因噎废食地拒绝使用电脑上网。整个电脑发展史上,病毒与杀毒软件的对抗一直不断的持续进行中,只要小心一点,还是可以愉快地畅游在因特网的世界里。

如何制造木马病毒

如何制造木马病毒

问题一:怎么制作木马病毒,望详细你的基本功很差,如果你真的想学,我给你教一种,你制作一个桌面快捷关机,然后用QICQ给对方发去,只要对方打开,对方页面会出现一个对话框,对话框里写着60秒自动关机,对方无论如何都关不了那个对话框,他的机子就要关机了,你可以附加文字,比如说“叫爷,不叫60秒关机。”对方以为是病都,呵呵!这个简单吧!你应该会作吧!shutdown.exe-S-T60-C叫爷,不叫关机。有啥不懂的追问我,现把你那5分给我,再追问我。

问题二:我想做个简单的木马病毒,怎么做,用什么软件你好!这就需要用到一款远程控制软件,例如灰鸽子等等有了这款远控软件需要有一个自己的动态域名然后用动态域名在远程控制软件上生成一个木马病毒这样你就可以发给别人,别人中罚木马病毒之后他的电脑完全就会被控制你就可以对他的电脑重启、关机等操作了不过我劝你最好还是打消这个念头即便是你拥有了远程控制软件成功生成了木马病毒给别人发过去也是无法起到任何作用的原因就是木马病毒不是免杀的现在的杀毒软件不是吃素的如果不是免杀的病毒给别人发过去杀毒软件立马就查杀了没什么作用最重要的就是你做的病毒免杀对方的杀毒软件查杀不出来是病毒这样就可以了但是不要抱幻想网上绝对不会出现免杀远控的有的打着名字的旗号捆绑后门病毒试想一下别人辛辛苦苦制作出来的免杀远控会轻易的给别人或者发布到网上么?况且免杀病毒最好不要发到网上否则能免杀一个星期左右的病毒发到网上估计第二天就被杀了本人纯手打觉得有帮助请采纳谢谢!!

问题三:木马病毒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呢?木马病毒就是一种程序,这种程序专偷染上病毒电脑的用户名和密码,从而盗取金钱!

问题四:怎么制作木马病毒5分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病毒开发不同于普通应用开发,需要更广泛的和更深入的编成技术系统底层问题:截取屏幕、Hook鼠标键盘网络问题:涉及到拦截数据报文,加解密数据反侦测问题:隐藏进程…………学编程2~3个月,用Delphi之类的软件,一般就可以开发普通应用程序VC++最多6个月,也能搞出些东西但要搞病毒木马等,先学3年再考虑。

问题五:怎样制造一个木马病毒5分其实木马病毒也是我们程序员写出的一个程序,因为这个程序制作的目的,和工作的原理具有破坏性和感染性,所以就被定性为木马和病毒。

另外木马和病毒不是一个概念。

学习软件编程就可以制作木马。

淡然有一些黑客软件也是可以直接生成木马的,这个比较没有技术含量。一般会操作电脑的人都可以制作,这类木马一般很容易被查杀。要做加壳程序以逃避查杀。

问题六:怎么制造简单木马病毒朋友,你好!

怎么解答你这个问题我想了半天,一条一条来吧。

1、制作木马病毒是非法的,真心的奉劝不要参与制作,不要与法律要求所背驰。如果因为这个事

情,你被抓进去,你想想你的家庭会怎样?是不是得不偿失?

2、广大网民一定要有一个好的上网习惯,还要有一个好的上网环境,在安全软件的使用上多思考。建议大家使用腾讯电脑管家,他有全国最大最全的钓鱼网站、木马网站数据库,可以有效防止大家被骗。

问题七:木马病毒怎么制作你懂的电脑程序编程吗,其实所谓的木马病毒也就是非法程序,如果你不懂编程和你说是对牛弹琴,不要害人了~还是研究一下怎么把你的人生搞个木马吧,让自己多活几年长命百岁吧!(忠告哦!)

问题八:木马病毒怎么制作佛日不能说不可说不敢说,说就是错。

问题九:怎么制作木马病毒先下几个木马病毒

有什么关于病毒木马入侵与检测的书籍?写学年论文用,小女子万分感谢~

懂C++吧?

去电驴上下载一本VC远程控制编写,关于木马病毒方面的你就懂了

至于入侵呢,去下载一本精通脚本黑客的电子书,看完你什么也就大概的明白了

如何对木马,病毒进行加壳,有什么代码或者软件可以用?

第一步

在“运行”对话框中输入IExpress就可启动程序

在开始的时候会有两个选项供你选择,一个是创建新的自解压文件(Create new Self Extraction Directive file),另一个是打开已经保存的自解压模板“.sed”文件(Open existing Self Extraction Directive file)。我们应该选择第一项,然后点击“下一步”按钮。[!--empirenews.page--]

第二步

接下来选择制作木马自解压包的三种打包方式(图2),它们分别是建立自解压并自动安装压缩包(Extract files and run an installation command)、建立自解压压缩包(Extract files only)和建立CAB压缩包(Create compressed files only)。

因为我们要制作的是木马解压包,所以应该选择第一项。在输入压缩包标题后点击“下一步”按钮。

第三步

在“确认提示”(Confirmation prompt)这一环节,软件会询问在木马程序解包前是否提示用户进行确认,由于我们是在制作木马程序的解压包,当然越隐蔽越好,选择第一项“不提示”(No prompt),这么做的目的是让中招人毫无防备。点击“下一步”按钮,在接下来的添加“用户允许协议”(License agreement)中添加一个伪装的用户协议迷惑中招者,选择“显示用户允许协议”(Display a license),点击“Browse”选择一份编辑好的TXT文档,此文档可以用微软公司的名义来编辑,设置完毕后点击“下一步”。这一步的目的是迷惑对手并隐藏木马安装的过程。

第四步

现在,我们就进入了文件列表窗口(Packaged files)。点击该窗口中的“Add”按钮添加木马和将要与木马程序捆绑在一起的合法程序。根据刚才编辑的协议文件的内容添加合法程序。例如,你制作的协议和IE补丁包相关,那么你就可将木马和一个正常的IE补丁包添加进来。

随后进入安装程序选择窗口,指定解压缩包开始运行的文件(Install Program)和安装结束后运行的程序(post install command)。例如,在Install Program内设置正常的IE补丁包先运行,此时木马并未运行,在中招者看来的确是一个IE补丁包。在post install command内设置木马程序,这样在IE补丁包安装完毕时,木马程序将会在后台执行,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第五步

接下来选择软件在安装过程中的显示模式(Show window)。由于我们的木马是和合法程序捆绑在一起的,所以选择“默认”(Default)即可。接下来进行提示语句(Finished message)的显示设置,由于我们做的是木马捆绑安装程序,当然应该选择“No message”。

第六步

上述设置完成后,接着设置自解压程序的保存位置和名称。在这里要选择“Hide File Extracting Progress Animation from User”,以便隐藏解压缩过程,有助于隐藏某些木马程序启动时弹出的命令提示框。最后,设置在软件安装完成后是否重新启动(Configure reboot),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如果你所用的木马是“即插即用”的,那么就选择“No reboot”;如果所采用的木马用于开启终端服务,那么可选择“Always reboot”,同时选择“重新启动前不提示用户”(Do not prompt user before reboot)。[!--empirenews.page--]

在保存刚才所做的设置后点击“下一步”按钮,即可开始制作木马自解压程序。

整个制作过程是在DOS下进行的,在完成度达到100%后会弹出提示窗口,点击“完成”,木马程序与合法程序的捆绑工作就完成了(格式为EXE),直接双击即可运行。你再用杀毒软件查一查。怎么样?已经完全不会被查出来了吧。

现在还等什么?赶快利用“木马屠城”介绍过的网页木马传播技术或木马电子书技术发布你的木马去吧。当然,你也可以把它作为IE的重要补丁发送给别人。

不用第三方工具,无需过多的加壳伪装,让“Windows”来为我们服务,为我们捆绑木马,岂不快哉。

  • 评论列表:
  •  黑客技术
     发布于 2022-10-01 04:03:44  回复该评论
  • 整个制作过程是在DOS下进行的,在完成度达到100%后会弹出提示窗口,点击“完成”,木马程序与合法程序的捆绑工作就完成了(格式为EXE),直接双击即可运行。你再用杀毒软件查一查。怎么样?已经完全不会被查出来了吧。 现在还等什
  •  黑客技术
     发布于 2022-09-30 21:32:53  回复该评论
  • 操作篇5.7.2 原理篇5.8 免杀根基——PE文件介绍5.8.1 PE文件格式5.8.2 虚拟内存的简单介绍5.8.3 PE文件的内存映射5.9 PE文件中的免杀技术5.9
  •  黑客技术
     发布于 2022-10-01 02:01:55  回复该评论
  • 步 接下来选择软件在安装过程中的显示模式(Show window)。由于我们的木马是和合法程序捆绑在一起的,所以选择“默认”(Default)即可。接下来进行提示语句(Finished message)的显示设置,由于我们做的是木马捆绑安装程序,当然应该选
  •  黑客技术
     发布于 2022-10-01 01:14:39  回复该评论
  • 毒发作的症状更是各式各样,有的会唱歌、有的会删除文件、有的会Format硬盘、有的还会在屏幕上显出各式各样的图形与音效。不过幸运的 是,这些DOS时期的古董级病毒,由于大部分的杀毒软件

发表评论:

«    2025年4月    »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文章归档
标签列表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