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网上银行账号密码被木马盗取,能要回钱吗?
- 2、手机打开了了一个链接,中了木马病毒,银行卡里的钱怎么办
- 3、淘宝被骗了,如何把钱追回来?
- 4、手机病毒扣费的钱怎么可以返回来
- 5、遇到网络诈骗怎么办,而且已经把钱转过去了,能不能要回来?
网上银行账号密码被木马盗取,能要回钱吗?
不可能,木马没那么厉害,您首次使用网银时会安装网银控件的肯定盗不走,就算盗走密码也没用,密码+U盾、电子口令卡才能把钱转走,这两样物质的东西不可能也被盗走吧,不用怕木马是盗游戏币这些的
手机打开了了一个链接,中了木马病毒,银行卡里的钱怎么办
你可以把钱取出来啊,
我给楼主一点建议,希望帮助你了
1、不轻易打开陌生邮件
2、不加陌生好友
3、不乱进不安全网站
腾讯手机管家提供了智能的恶意网址检测服务,能识别出各种恶意链接,并进行有效拦截,使用户免遭恶意链接带来的危害。
腾讯手机管家有建立恶意网址库,如果用户访问的网址和库中的恶意网址匹配就会拦截。
4、不乱下载
5、不要乱扫描
6、连接电脑等,主要开启防火墙
7、注意手机内部保护,安装安全软件
腾讯手机管家杀毒保护都不错的
病毒查杀方面,腾讯手机管家和卡巴斯基双核查杀,让手机病毒无所藏身,可以对您的机子进行联网的云查杀和备用病毒库的查杀,更加安全;
淘宝被骗了,如何把钱追回来?
很难追回,目前只有去向淘宝客服请求帮助,如果店铺参加过消保,只要你有证据,淘宝会赔偿你损失的。如果没有,那只有看淘宝客服能不能帮你追回部分损失了。另外,如果金额到一定程度,你也可以报警处理。
如遇到网络诈骗,可拨打全国统一报警电话110进行举报,请向举报邮箱(zhaoju_110@qq.com)进行举报维权追回您的财物。
三到七日工作处理好您的投诉案件,目前网络诈骗手段主要有四种:
一是不法分子通过电子邮件冒充知名公司,特别是冒充银行,以系统升级等名义诱骗不知情的用户点击进入假网站,并要求他们同时输入自己的账号、网上银行登录密码、支付密码等敏感信息。如果客户粗心上当,不法分子就可能利用骗取的账号和密码窃取客户资金。
二是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聊天,以网友的身份低价兜售网络游戏装备、数字卡等商品,诱骗用户登录犯罪嫌疑人提供的假网站地址,输入银行账号、登录密码和支付密码。
三是不法分子利用一些人喜欢下载、打开一些来路不明的程序、游戏、邮件等不良上网习惯,有可能通过这些程序、邮件等将木马病毒置入客户的计算机内,一旦客户利用这种“中毒”的计算机登录网上银行,客户的账号和密码就有可能被不法分子窃取。
四是不法分子利用人们怕麻烦而将密码设置得过于简单的心理,以上就是网上被骗了钱怎么追回来的过程,希望可以帮助到更多人!
手机病毒扣费的钱怎么可以返回来
您好,亲爱的管家用户
反不回来了,不过您可以使用腾讯手机管家进行清除。防止再次扣费,管家可以帮您检测到软件的恶意行为,并引导您进行一次性阻止或卸载。操作方式如下:
首先,建议您将手机获取ROOT权限,root后可实现保留软件功能,阻止恶意行为的目的;同时也可确保手机能够彻底卸载恶意软件。
1、打开腾讯手机管家,进入【软件管理】页面,点击进入【软件权限管理】
2、查看软件恶意行为。进入后即可按照【权限】或【软件】两种方式查看到各软件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图:
3、处理恶意软件。在查看到哪些软件有恶意行为时,进入详情页面后,即可进行处理。如:点击【获取联系人】,即可查看到当前哪些软件在使用您的联系人信息,这时选择“禁止”即可一次性阻止它的恶意行为,而软件也可正常使用;如不想保留该软件,也可进入系统或管家的“软件管理”中进行删除:
同样,也可以按照【通话记录】、【手机位置】、【短信】等分类查看相应正在使用该权限的软件,并进行处理:
另外,也可直接点击软件后面的信任按钮,将该软件添加为信任,那么管家将不会监控该软件的一切操作:
最后,在权限管理的右上角,点击小齿轮,即可开启/关闭权限管理的总开关,并查看监控日志:
以上为如何处理恶意软件的操作方法,管家除了提供软件权限管理功能外,还提供病毒查杀、骚扰拦截、手机防盗、隐私保护等其他的安全防护功能,并主动满足用户流量监控、空间清理、体检加速、软件搬家等高端智能化的手机管理需求。腾讯手机管家诚邀您来体验。
感谢您对腾讯手机管家的支持!
遇到网络诈骗怎么办,而且已经把钱转过去了,能不能要回来?
遇到网络诈骗可以报警,基本上这个钱是拿不回来的。
不法分子还经常用恶意二维码伪装成活动福利,在公共场所引导用户扫描。其实,这些二维码背后很可能就是手机木马,一扫描手机就可能被植入木马病毒。各种网银账户密码、短信验证码将会被木马盗取,后果不堪设想。
“高知”人群成大额诈骗重灾区
而在此前腾讯安全发布的《2015反信息诈骗大数据报告》,首次对诈骗产业链进行了深度解剖,并对诈骗人群及被骗人群进行了画像分析。腾讯安全云部副总经理李旭阳介绍,数据显示,信息诈骗越来越精准,“高知”人群已成为大额诈骗的重灾区。
“智商低才被骗”是一部分人对信息诈骗的认知误区。《2015反信息诈骗大数据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接到诈骗信息的人数高达4.38亿,占总人口32%,相当于每3人中就有1人接到过诈骗信息。除影响广泛外,2015年信息诈骗大案、要案增多,整体呈高发态势。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40岁以上中老年人最容易上当受骗,占受骗总人数的62%,他们人数最多且不愿声张,职业多为事业单位职工、无业和离退休人员是高发人群,文化水平往往较高。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遇到网络诈骗该怎么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