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木马病毒的传播有哪些途径
您好:
木马病毒传播的途径一般由网络传播、移动设备传播,一般都是在您浏览网页的时候或者是下载安装一些不安全的软件的时候不小心中毒,有时候他也是因为u盘或内存卡里面有病毒导致传染给电脑,建议您使用腾讯电脑管家保护您的电脑,您可以点击这里下载最新版的腾讯电脑管家:腾讯电脑管家最新版下载
如果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到电脑管家企业平台提问
怎样防止U盘中毒,具体方法有哪些?
防止U盘中毒方法有:
(1)及时更新安全漏洞补丁和病毒库
对于个人和公司来说,每人都是安全专家肯定不现实,杀毒软件是安全领域的卫士,能够查杀市面大多数病毒,因此及时更新安全漏洞补丁、应用程序漏洞补丁及其病毒库可以有效地降低安全风险。
(2)禁止移动设备自动播放
很多木马病毒都是通过自动运行来执行的,因此在打开移动存储设备时,尽量不使用自动运行,而通过浏览器或者资源管理器来打开;如果设备具有可读写保护功能,则在从设备复制资料到计算机时,可使用可读保护开关,杜绝感染系统通过优盘进行病毒传播。
(3)实时监控,杀毒先行
对杀毒软件和个人防火墙要实时监控,确保杀毒软件及其个人防火墙都在正常运行。在使用移动存储设备时,首先查杀移动存储设备中的文件,在确定无病毒的情况下,再进行其他操作。
扩展资料:
U盘中毒原理
目前电脑中感染U盘的病毒的感染方式主要是:U盘病毒一般有两个文件,一个是病毒文件,一个是U盘插入电脑时引导病毒文件运行的文件,名称为:autorun.inf。一般情况下这两个文件都是隐藏的。
当我们把U盘插到电脑上时,系统会自动扫描,查找U盘中是否有名称为autorun.inf的文件,如果有,系统就按照这个文件中所写的内容进行操作。
这样写在该文件中的病毒文件就被启动了,还没点什么病毒就自动运行到电脑上了,让人防不胜防。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哪些?
计算机病毒有自己的传输模式和不同的传输路径。计算机本身的主要功能是它自己的复制和传播,这意味着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非常容易,通常可以交换数据的环境就可以进行病毒传播。有三种主要类型的计算机病毒传输方式:
(1)通过移动存储设备进行病毒传播:如U盘、CD、软盘、移动硬盘等都可以是传播病毒的路径,而且因为它们经常被移动和使用,所以它们更容易得到计算机病毒的青睐,成为计算机病毒的携带者。
(2)通过网络来传播:这里描述的网络方法也不同,网页、电子邮件、QQ、BBS等都可以是计算机病毒网络传播的途径,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运行频率,计算机病毒的速度越来越快,范围也在逐步扩大。
(3)利用计算机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弱点传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计算机病毒利用应用系统和软件应用的不足传播出去因此这种途径也被划分在计算机病毒基本传播方式中。
扩展资料:
从不同的角度看,网络病毒有不同的分类方式。
(1)从网络病毒功能区分。可以分为木马病毒和蠕虫病毒。木马病毒是一种后门程序,它会潜伏在操作系统中,窃取用户资料比如QQ、网上银行密码、账号、游戏账号密码等。
蠕虫病毒相对来说要先进一点,它的传播途径很广,可以利用操作系统和程序的漏洞主动发起攻击,每种蠕虫都有一个能够扫描到计算机当中的漏洞的模块,一旦发现后立即传播出去,由于蠕虫的这一特点,它的危害性也更大;
它可以在感染了一台计算机后通过网络感染这个网络内的所有计算机,被感染后,蠕虫会发送大量数据包,所以被感染的网络速度就会变慢,也会因为CPU、内存占用过高而产生或濒临死机状态。
(2)从网络病毒传播途径区分。可以分为漏洞型病毒、邮件型病毒两种。相比较而言,邮件型病毒更容易清除;
它是由电子邮件进行传播的,病毒会隐藏在附件中,伪造虚假信息欺骗用户打开或下载该附件,有的邮件病毒也可以通过浏览器的漏洞来进行传播,这样,用户即使只是浏览了邮件内容,并没有查看附件,也同样会让病毒乘虚而入。
而漏洞型病毒应用最广泛的就是Windows操作系统,而Windows操作系统的系统操作漏洞非常多,微软会定期发布安全补丁,即便你没有运行非法软件,或者不安全连接,漏洞性病毒也会利用操作系统或软件的漏洞攻击你的计算机;
例如2004年风靡的冲击波和震荡波病毒就是漏洞型病毒的一种,它们造成全世界网络计算机的瘫痪,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络病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计算机病毒
u盘病毒通过什么三个途径
u盘是比较常用的工具,使用中用户会碰到病毒等情况,其感染病毒的几率也是非常大的,病毒感染的途径有三种,分别是什么呢,西西小编来为大家介绍。
u盘病毒通过三个途径
U盘病毒通过哪三个途径来实现对计算机及其系统和网络的攻击?
A、隐藏
B、复制
C、传播
D、破解
答案:隐藏、复制、传播
U盘病毒通过隐藏,复制,传播三个途径来实现对计算机及其系统和网络的攻击的。
(1)隐藏。U盘病毒的隐藏方式有很多种: ①作为系统文件隐藏。一般系统文件是看不见的, 所以这样就达到了隐藏的效果;②伪装成其他文件。由于一般计算机用户不会显示文件的后缀,或者是文件名太长看不到后缀,于是有些病毒程序将自身图标改为其他文件的图标,导致用户误打开;③藏于系统文件夹中。这些系统文件夹往往都具有迷惑性;④运用Windows 的漏洞。有些病毒所藏的文件夹的名字为runauto...,这个文件夹打不开,系统提示不存在路径,其实这个文件夹的真正名字是runauto...\
(2)复制。U盘病毒具有轮渡技术,即将系统中的某些指定关键字的文件复制到优盘中,当优盘插入到具有上网条件的计算机中使用时,优盘病毒会将已经复制的文件传送到指定的邮箱或者木马病毒控制端。
(3)传播。当隐藏或中毒U盘插入到一台没有任何病毒的电脑上后,使用者双击打开优盘文件浏览时,Windows 默认会以autorun.inf 文件中的设置去运行优盘中的病毒程序,此时Windows 操作系统就被感染了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是通过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文件复制、文件传送、文件执行等方式进行,文件复制与文件传送需要传输媒介,文件执行则是病毒感染的必然途径(Word、Excel等宏病毒通过Word、Excel调用间接地执行),因此,病毒传播与文件传输媒体的变化有着直接的关系。
(1)软盘传播:通过移动存储没备来传播,这些设备主要包括软盘、光盘、u盘等在移动存储设备中,软盘是使用最广泛、移动最频繁的存储介质。
(2)硬件设备传播:通过不可移动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传播,这些设备通常有计算机的专用的ASIC芯片和硬盘等。由于带病毒的硬盘在本地或移到其他地方使用、维修等,将干净的硬盘感染并再扩散。
(3)网络传播:目前通过网络应用(如电子邮件、文件下载、网页浏览)进行传播已经成为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主要方式。
(4)BBs电子布告栏(BBs):因为上站容易、投资少,因此深受大众用户的喜爱。由于BBs站一般没有严格的安全管理,也无任何限制,这样就给一些病毒程序编写者提供了传播病毒的场所。
扩展资料:
计算机病毒对微型机系统的危害:
(1)破坏磁盘的文件分配表或目录区,使用户磁盘上的信息丢失。
(2)删除软、硬盘上可执行文件或覆盖文件。
(3)将非法数据写DOS内存参数区,引起系统崩溃。
(4)修改或破坏文件和数据。
(5)影响内存常驻程序的正常执行。
(6)在磁盘上标记虚假的坏簇,从而破坏有关的程序或数据。
(7)更改或重新写入磁盘的卷标号。
(8)对可执行文件反复传染拷贝,造成磁盘存贮空间减少,并影响系统运行效率。
(9)对整个磁盘进行特定的格式化,破坏全盘的数据。
(10)使系统空挂,造成显示器键盘被封锁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