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用注册表查杀木马病毒
木马取自古希腊神话的特洛伊木马记,是一种基于远程控制的黑客工具,具有很强的隐藏性和危害性。为了达到控制服务端主机的目的,木马往往要采用各种手段达到激活自己,加载运行的目的。这里,我们简要的介绍一下木马通用的激活方式,它们的藏身地,并通过一些实例来让您体会一下手动清除木马的方法。
●在Win.ini中启动木马:
在Win.ini的[Windows]小节中有启动命令“load=”和“run=”,在一般的情况下“=”后面是空的,如果后面跟有程序,比如:
run=C:Windows ile.exe
load=C:Windows ile.exe
则这个file.exe很有可能就是木马程序。
●在Windows XP注册表中修改文件关联:
修改注册表中的文件关联是木马常用的手段,如何修改的方法已在本系列的前几文中有过阐述。举个例子,在正常情况下txt文件的打开方式为Notepad.exe(记事本),但一旦感染了文件关联木马,则txt文件就变成条用木马程序打开了。如著名的国产木马“冰河”,就是将注册表HKEY_CLASSES_ROOT xtfileshellopencommand子键分支下的键值项“默认”的键值“C:Windows otepad.exe %1”修改为“C:WindowsSystemSysexplr.exe”,这样,当你双击一个txt文件时,原本应该用记事本打开的文件,现在就成了启动木马程序了。当然,不仅是txt 文件,其它类型的文件,如htm、exe、zip、com等文件也都是木马程序的目标,要小心。
对这类木马程序,只能检查注册表中的HKEY_CLASSES_ROOT中的文件类型shellopencommand子键分支,查看其值是否正常。
●在Windows XP系统中捆绑木马文件:
实现这种触发条件首先要控制端和服务端已通过木马建立连接,控制端用户使用工具软件将木马文件和某一应用程序捆绑在一起,上传到服务端覆盖原有文件,这样即使木马被删除了,只要运行捆绑了木马的应用程序,木马又会被重新安装了。如果捆绑在系统文件上,则每次Windows XP启动都会启动木马。
●在System.ini中启动木马:
System.ini中的[boot]小节的shell=Explorer.exe是木马喜欢的藏身之所,木马通常的做法是将该语句变为这样:
Shell=Explorer.exe file.exe
这里的file.exe就是木马服务端程序。
另外,在[386enh]小节,要注意检查在此小节的“driver=path程序名”,因为也有可能被木马利用。[mic]、[drivers]、[drivers32]这三个小节也是要加载驱动程序的,所以也是添加木马的理想场所。
●利用Windows XP注册表加载运行:
注册表中的以下位置是木马偏爱的藏身之所: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子键分支下所有以“run”开头的键值项数据。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子键分支下所有以“run”开头的键值项数据。
HKEY_USERS.DEFAULT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子键分支下所有以“run”开头的键值项数据。
●在Autoexec.bat和Config.sys中加载运行木马:
要建立控制端与服务端的连接,将已添置木马启动命令的同名文件上传到服务端覆盖着两个文件才能以这种方式启动木马。不过不是很隐蔽,所以这种方式并不多见,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在Winstart.bat中启动木马:
Winstart.bat也是一个能自动被Windows XP加载运行的文件,多数时由应用程序及Windows自动生成,在执行了Win.com或者Kernel386.exe,并加载了多数驱动程序之后开始执行(这可以通过在启动时按F8选择逐步跟踪启动过程的启动方式得知)。由于Autoexec.bat的功能可以由 Winstart.bat代替完成,因此木马完全可以像在Autoexec.bat中那样被加载运行。
木马病毒的通用排查技术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木马的藏身之处,查杀木马自然就容易了。如果您发现计算机已经中了木马,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马上与网络段开,防止计算机骇客通过网络对您进行攻击,执行如下步骤:
l 编辑Win.ini文件,将[Windows]小节下面的“run=木马程序”或“load=木马程序”更改为“run=”,“load=”。
l 编辑System.ini文件,将[boot]小节下面的“shell=木马文件”更改为“shell=Explorer.exe”。
l 在Windows XP注册表中进行修改:先在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子键分支下找到木马程序的文件名删除,并在整个注册表中查找木马程序,将其删除或替换。但可恶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木马程序都只要删除就能万事大吉的,有的木马程序被删除后会立即自动添上,这时,您需要记下木马的位置,即它的路径和文件名,然后退到DOS系统下,找到这个文件并删除。重启计算机,再次回到注册表中,将所有的木马文件的键值项删除。
Re:用注册表清除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木马清除实例
●冰河v1.1的注册表清除实例:
在注册表编辑器中打开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子键分支,在右边的窗口中找到并删除C:WINNTSystem32Kernel32.exe,C:WINNTSystem32sysexplr.exe,再重新启动到MS-DOS方式后,删除C:WINNTSystem32Kernel32.exe和C:WINNTSystem32sysexplr.exe木马程序。
AOL Trojan的注册表清除实例:
首先到MS-DOS方式下,删除以下文件:
C:command.exe
C:Americ~1.0uddyl~1.exe
C:Windowssystem orton~1 egist~1.exe
打开Win.ini文件,在[Windows]小节下面将特洛伊木马程序的路径清除掉,改为“run=”,“load=”,保存Win.ini文件。
然后打开Windows XP注册表,打开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子键分支,将右表窗口中的键值项“WinProfile=C:Command.exe”删除,关闭注册表,重启计算机即可。
●Doly v1.1-v1.5的注册表实例(v1.6和v1.7类似):
首先进入MS-DOS方式,删除以下三个木马程序,但v1.35版还多一个木马文件Mdm.exe。
C:WindowsSystem esk.sys
C:WindwosStart MenuProgramsStartupmstesk.exe
C:Program FilesMStesk.exe
C:Program FilesMdm.exe
重新启动Windows,打开Win.ini文件,将[windows]小节下的“load=C:WindowsSystem esk.exe”删除,即改为“load=”,保存Win.ini文件。
然后,在注册表中打开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子键分支,将右边的窗口中的键值项“Mstesk=”C:Program FilesMStesk.exe””删除,打开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ss子键分支,将其下的全部内容都删除(全为木马参数选择和设置的服务器);再打开HKEY_USERS.DEFAULT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子键分支,将右边的窗口中的键值项“Mstesk=”C:Program FilesMStesk.exe””删除。
关闭注册表,打开C:Autoexec.bat文件,删除如下两行:
@echo off copy c:sys.lon C:WindowsStart MenuStartup Items
Del c:win.reg
保存并关闭Autoexec.exe文件。
●IndocTrination v0.1-v0.11注册表清除实例:
在注册表中打开如下子键: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Services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Once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Services Once
将这些子键右边窗口中的如下键值项删除:
Msgsrv16=“Msgsrv16”,关闭注册表后重启Windows,删除C:WindowsSystemmsgserv16.exe文件。
●SubSeven-Introduction v1.8注册表清除实例:
打开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子键分支和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Services子键分支,在右窗口中查找到含有“C:WindowsSystem.ini”的键值项数据,将它删除。
打开Win.ini文件,将其中的“run=kernel16.dl”改为“run=”,保存并关闭Win.ini文件。
打开System.ini文件,将其中的“shell=explorer.exe kernel32.dl”改为“shell=explorer.exe”,保存并关闭System.ini文件,重启Windows,删除C:Windowskernel16.dl文件。
●广外女生注册表清除实例:
退到MS-DOS模式下,删除System目录下的diagcfg.exe。由于该病毒关联的是exe文件,因此,现在删除它后Windows环境下任何exe文件都将无法运行。我们先找到Windows目录下的注册表编辑器“Regedit.exe”,将其改名为“Regedit.com”。
回到Windows模式下,运行“Regedit.com”。打开HKEY_CLASSES_ROOTexefileshellopencommand,将其默认值改为“%1 %*”,删除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Services下的键值项“Diagnostic Configuration”。关闭注册表。
回到Windows目录,将“Regedit.com”改回“Regedit.exe”。
●Netbull(网络公牛)注册表清除实例:
该病毒在Windows 9X下:捆绑notepad.exe、writre.exe、regedit.exe、winmine.exe和winhelp.exe。在Windows NT/2000下捆绑:notepad.exe、regedit.exe、regedt32.exe、drwtsn32.exe和winmine.exe。打开: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Services
HKEY_USERS.DEFAULT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
在这些子键下删除键值项“CheckDll.exe”=“C:WindowsSystemCheckDll..exe”。
另外,要察看自己的机器是否中了该病毒,可以察看上面列出的文件,如果发现该文件长度发生变化(大约增加了40K左右),就删除它们。然后点击[开始]|[附件]|[系统工具]|[系统文件检查器],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从安装软盘提取一个文件”,在框中填入要提取的文件(前面你删除的),点“确定”,按屏幕提示将这些文件恢复即可。如果是开机时自动运行的第三方软件,如realplay.exe、QQ等被捆绑上了,那就必须把这些文件删除后重新安装了。
●聪明基因注册表清除实例:
删除C:Windows下的MBBManager.exe和Explore32.exe,再删除C:WindowsSystem下的editor.exe文件。如果服务端已经运行,则要先用进程管理软件终止MBBManager.exe这个进程后才能将它删除。
打开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删除键值项“MainBroad BackManager”。将HKEY_CLASSES_ROOT xtfileshellopencommand的默认值改为“C:WindowsNotepad.exe %1”,恢复txt文件关联。将HKEY_CLASSES_ROOThlpfileshellopencommand的默认值改为“C:Windowswinhlp32.exe %1”,恢复hlp文件关联。
;ID=749page=7
有哪些计算机病毒的典型案例
1988年在财政部的计算机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计算机病毒。
1989年,引导型病毒发展为可以感染硬盘,典型的代表有“石头2”。
1990年,发展为复合型病毒,可感染COM和EXE文件。
1992年,利用DOS加载文件的优先顺序进行工作,具有代表性的是“金蝉”病毒。
1995年,当生成器的生成结果为病毒时,就产生了这种复杂的“病毒生成器” ,幽灵病毒流行中国。典型病毒代表是“病毒制造机” “VCL”。
1998年台湾大同工学院学生陈盈豪编制了CIH病毒。
2000年最具破坏力的10种病毒分别是:Kakworm,爱虫, Apology-B, Marker , Pretty ,Stages-A,Navidad,Ska-Happy99 ,WM97/Thus ,XM97/Jin。
2003年,中国大陆地区发作最多的十个病毒,分别是:红色结束符、爱情后门、FUNLOVE、QQ传送者、冲击波杀手、罗拉、求职信、尼姆达II、QQ木马、CIH。
2005年,1月到10月,金山反病毒监测中心共截获或监测到的病毒达到50179个,其中木马、蠕虫、黑客病毒占其中的91%,以盗取用户有价账号的木马病毒(如网银、QQ、网游)为主,病毒多达2000多种。
2007年1月,病毒累计感染了中国80%的用户,其中78%以上的病毒为木马、后门病毒。
熊猫烧香肆虐全球。
2010年,越南全国计算机数量已500万台,其中93%受过病毒感染,感染电脑病毒共损失59000万亿越南盾。
木马病毒的相关案例
因好莱坞大片《特洛伊》而一举成名的“木马”(Trojan),在互联网时代让无数网民深受其害。无论是“网购”、“网银”还是“网游”的账户密码,只要与钱有关的网络交易,都是当下木马攻击的重灾区,用户稍有不慎极有可能遭受重大钱财损失甚至隐私被窃。以下列举一些案例。
No1:“支付大盗”
“支付大盗”花钱上百度首页。
2012年12月6日,一款名为“支付大盗”的新型网购木马被发现。木马网站利用百度排名机制伪装为“阿里旺旺官网”,诱骗网友下载运行木马,再暗中劫持受害者网上支付资金,把付款对象篡改为黑客账户。
No2:“新鬼影”
“新鬼影”借《江南Style》疯传。
火遍全球的《江南Style》很不幸被一种名为“新鬼影”的木马盯上了。此木马主要寄生在硬盘MBR(主引导扇区)中,如果用户电脑没有开启安全软件防护,中招后无论重装系统还是格式化硬盘,都无法将其彻底清除干净。
No3:“图片大盗”
“图片大盗”最爱私密照。
绝大多数网民都有一个困惑,为什么自己电脑中的私密照会莫名其妙的出现在网上。“图片大盗”木马运行后会全盘扫描搜集JPG、PNG格式图片,并筛选大小在100KB到2MB之间的文件,暗中将其发送到黑客服务器上,对受害者隐私造成严重危害。
No4:“浮云”
“浮云”木马震惊全国。
盗取网民钱财高达千万元的“浮云”成为了2012年度震惊全国的木马。首先诱骗网民支付一笔小额假订单,却在后台执行另外一个高额定单,用户确认后,高额转账资金就会进入黑客的账户。该木马可以对20多家银行的网上交易系统实施盗窃
No5:“黏虫”
“黏虫”木马专盗QQ。
“QQ黏虫”在2011年度就被业界评为十大高危木马之一,2012年该木马变种卷土重来,伪装成QQ登录框窃取用户QQ帐号及密码。值得警惕的是不法分子盗窃QQ后,除了窃取帐号关联的虚拟财产外,还有可能假冒身份向被害者的亲友借钱。
No6:“怪鱼”
“怪鱼”木马袭击微博。
2012年十一长假刚刚结束,一种名为“怪鱼”的新型木马开始肆虐网络。该木马充分利用了新兴的社交网络,在中招电脑上自动登录受害者微博帐号,发布虚假中奖等钓鱼网站链接,绝对是2012年最具欺骗性的钓鱼攻击方式之一。
No7:“打印机木马”
“打印机木马”疯狂消耗纸张。
2012年6月,号称史上最不环保的“打印机木马”(Trojan.Milicenso)现身,美国、印度、北欧等地区大批企业电脑中招,导致数千台打印机疯狂打印毫无意义的内容,直到耗完纸张或强行关闭打印机才会停止。
No8:“网银刺客”
“网银刺客”木马暗算多家网银。
2012年“3.15”期间大名鼎鼎的“网银刺客”木马开始大规模爆发,该木马恶意利用某截图软件,把正当合法软件作为自身保护伞,从而避开了不少杀毒软件的监控。运行后会暗中劫持网银支付资金,影响十余家主流网上银行。
No9:“遥控弹窗机”
“遥控弹窗机”木马爱上偷菜。
“遥控弹窗机”是一款伪装成“QQ农牧餐大师”等游戏外挂的恶意木马,运行后会劫持正常的QQ弹窗,不断弹出大量低俗页面及网购钓鱼弹窗,并暗中与黑客服务器连接,随时获取更新指令,使受害者面临网络帐号被盗、个人隐私泄露的危险。
No10:“Q币木马”
“Q币木马”元旦来袭。
新年历来是木马病毒活跃的高峰期,2012元旦爆发的“Q币木马”令不少网民深受其害。该木马伪造“元旦五折充值Q币”的虚假QQ弹窗,诱骗中招用户在Q币充值页面上进行支付,充值对象则被木马篡改为黑客的QQ号码,相当于掏钱替黑客买Q币。
No11: “修改中奖号码”
2009年6月,深圳一起涉及3305万元的福利彩票诈骗案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深圳市某技术公司软件开发工程师程某,利用在深圳福彩中心实施技术合作项目的机会,通过木马程序,攻击了存储福彩信息的数据库,并进一步进行了篡改彩票中奖数据的恶意行为,以期达到其牟取非法利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