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利用木马病毒盗取信息的诈骗是怎样实现的?
木马程序属于计算机病毒的一种,但与一般的病毒不同,它一般不会进行自我复制,也并不会“刻意”去感染其他文件。它通常会伪装成程序包、压缩文件、图片、视频等形式,通过短信、网页、邮件等渠道引诱用户下载安装。如您打开了此类木马程序,您的电脑或手机等电子设备便会被编写木马程序的不法分子所控制,从而造成信息文件被修改或窃取、电子账户资金被盗用等危害。例如,目前有不法分子利用伪基站冒充银行发送短信,短信中的链接其实是一个“钓鱼网站”,而下载的客户端实际上是一个木马病毒。不法分子利用木马病毒窃取卡片信息并进行网络购物,同时将发送到客户手机上的短信验证码转移到了自己的手机上,从而完成支付。
为防范上述诈骗行为,保护您的账户资金安全,向您提出以下建议:
1.不法分子能利用“伪基站”冒充任意号码发送短信,因此即使收到中奖、软件推荐等显示为官方号码发送的短信,仍需保持警惕,建议回拨进行确认。
2.木马病毒往往会伪装成其他应用,并通过“钓鱼网站”、短信、图片、邮件、压缩包、聊天软件等方式传播,建议不要随意点击来历不明的应用软件等内容。
3.安装防火墙及杀毒软件,定期杀毒并定期更新系统补丁,保护移动终端安全。
4.下载网银支付类应用要到官方网站进行下载。
5.开通短信通知服务,账户发生异常变化后,及时联系银行,封锁账户或挂失卡片。
有谁知道是因为计算机病毒引起的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案例
“MSN性感鸡”,网络提前遭遇“禽流感”
2005年,禽流感席卷全球,让人闻鸡色变。而网络上的“禽流感”更是早于现实,从2月3日开始,席卷全球互联网。
2月3日上午,金山、瑞星、江民等国内多家安全软件厂家,接到大量MSN用户中毒信息,一个名为“MSN性感鸡”的病毒迅速在互联网上疯狂传播。msn用户感染后会向所有好友发送病毒文件。MSN性感鸡除了利用MSN向外界发送病毒文件、消耗系统资源外,还会在中毒电脑里放置后门程序,使黑客可以远程控制该电脑,从而使用户面临极大的安全威胁。
在相对平静的2005年网络环境中,“MSN性感鸡”造成危害最严重的一个病毒。随着各大门户网站的即时通讯工具的推出,以及金山加加、盛大圈圈等的加入,病毒制造者利用IM(即时通讯工具)做为传播,已经成为了病毒传播的首选方式。金山毒霸反病毒服务中心整个2005年接到的感染报告中,通过IM工具传播的病毒高达270万次,排在所有病毒之首。这也使的国内IM厂家高度重视,腾讯推出的QQ2005,就在业界率先与杀毒厂商合作,与金山公司合作推出了国际首创的“QQ安全中心”。
金融机构成为网络钓鱼最青睐对象
2005年,美国超过300万的信用卡用户资料外斜,导致用户财产损失,同时,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先后成为黑客们模仿的对象,设计了类似的网页,通过网络钓鱼的形式获取利益。这一现象在2005年以平均每个月73%的数字增长,使很多用户对于网络交易的信心大减。导致年底各家银行对于网络交易安全提高重视。
针这些对愈演愈烈的网上银行诈骗事件,中国人民银行于10月30日向社会公布《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对银行从事电子支付活动提出了指导性要求,对银行针对不同客户在电子支付类型、单笔支付金额和每日累计支付金额等方面作出合理限制。
各杀毒厂家纷纷披露主动防御计划反病毒欲改被动劣势
5月,业界一条以“网络安全惊曝黑幕”为题的报道,在原本还算平静的网络安全行业搅起千层巨浪。这篇报道毫不客气地将杀毒软件比做“过期药”,更将信息安全厂商们斥之为贩卖“过期药”的贩子。随后,国内著名信息安全厂商金山公司对外宣布,其杀毒软件“主动防御(ADP)”业已完成第二层(网络自防御)计划,并且证实该计划已经应用到当天发布的金山毒霸2005中小企业版当中。至此,包括金山、瑞星在内的国内主流信息安全厂商均做出高调反应,表明中国的信息安全厂商正试图扭转在与病毒竞争中长期被动的局面。
“主动防御”更像是一个贴身的保镖,勤勤恳恳、认认真真的监视着周围的可疑人物,让危险总能在最后一刻之前化解。“主动防御”以事实为依据,掌握用户计算机真实的安全状况,在用户还没有意识到之前,能给予用户更多的提示与建议,帮助用户构筑专家级水准的计算机安全防线。它是传统杀毒软件的超集,虽然它也需要传统方法的补充,但它的理念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杀毒,而是全面保护用户计算机的安全。它是安全软件未来的发展方向。
流氓软件引起公愤,人人喊打
6月21日,北京市网络行业协会联合新浪、搜狐、金山、瑞星等16家网络和软件企业联合起草了《软件产品行为安全自律公约》,联合承诺共同防范“流氓软件”带给网民的麻烦。随后,在北京市网络行业协会的网站上,接受网民的投诉,引起众多网民的关注与投诉。7月11日,网络行业协会根据网民的投诉,点名公布了10家流氓软件名单,包括了3721、淘宝、e趣、DUDU等家加知名软件。
2005年,间谍软件已经大面积闯入了我们的网络生活中。间谍软件从以前单一的收集用户信息和盗取有价账号等方式扩展到恶意广告。恶意广告的典型特征为:悄悄安装;不易卸载;保护自己使用低层技术与多种软件冲突;随时随地弹出骚扰广告。而目前在国内用户被侵扰最多的间谍软件就是恶意广告和盗号木马。90%以上的网民都直间或间接的受到此类间谍软件的侵扰。
狙击波,与时间赛跑的病毒
8月15日,金山公司率先截获了被称为历史上最快利用微软漏洞攻击电脑的病毒“狙击波”,危害程度直指当年的震荡波。在随后的24小时内,变种迅速,出现多个变种,给相对平静的2005年网络环境,带来阵阵涟漪。该病毒源自欧洲芬兰,之后在欧洲迅速流传。其中在美国蔓延,美国国会、美国有线电视台(CNN)、美国广播公司(ABC)、纽约时报等重要企业和政府机构遭受此次蠕虫狂潮的袭击,并造成部分网络瘫痪。在国内,华南地区尤其是广州地区的个人及企业用户中毒的较多。
名人、热点新闻成为病毒载体
2005年8月30日,被全国关注的“超级女声”总决赛进行之际,一个借着“超级女声”的名气传播的QQ病毒现身网络,盗窃用户的信息。“超级女声”也成为了2005年带毒的明星、热点事件最为突出的事件,其前后,包括:拉登、羽泉、周杰伦、禽流感、伦敦地铁爆炸等等,也成为了一个特别的现象。每当网上出现热点新闻或者热点人物的时候,各病毒监测中心的精神也都高度集中,不知道下一个遭毒手的会是哪一个?
1月10日,国内计算机反病毒厂商江民科技反病毒中心对2006年网络安全事件进行了回顾,根据事件影响力和媒体关注度,排出了2006年十大互联网计算机病毒事件。
一、微软WMF漏洞被黑客广泛利用,多家网站被挂马
2006年春节前后,早在去年12月份就被曝光的WMF漏洞成2006年电脑安全第一场噩梦。 2006年12月28日,江民反病毒中心监测到,Windows在处理特殊WMF文件(也就是图元文件)时存在问题,可以导致远程代码执行,如果用户使用Windows图片传真查看程序打开恶意WMF文件,甚至在资源管理器中预览恶意WMF时,也都存在代码执行漏洞。虽然1月6日微软发布了安全补丁,然而,在1月底,针对该漏洞的木马病毒已经在我国互联网上呈蔓延之势。1月26日,江民反病毒研究中心已发现数家网站被种植此类木马病毒,与此同时,网上众多网站都在公开售卖WMF木马生成器,没有安装杀毒软件的电脑用户点击其中任意链接即中毒。2月初,WMF木马传播变本加励,发展到通过搜索引擎贴吧、MSN疯狂传播,后来在反病毒厂商的围剿下,WMF木马才渐渐郾旗息鼓。
二、敲诈者
2006年6月11日,国内首例旨在敲诈被感染用户钱财的木马病毒被江民公司反病毒中心率先截获。该病毒名为“敲诈者”(Trojan/Agent.bq),病毒可恶意隐藏用户文档,并借修复数据之名向用户索取钱财。“敲诈者”在被截获后短短10天内,导致全国数千人中招,许多个人和单位受到重大损失。一名为大叔的网民由于中了敲诈者,合同文本被病毒隐藏,使得本来到手的订单丢失,该网民出于愤怒地在网上发帖称在悬赏十万元网上通辑一名为“俊曦”的病毒作者。虽然病毒作者声称编写病毒只是为了“混口饭吃”,但由于他触犯了法律,最终也未能逃脱法律的惩罚,7月24日,广州警方宣布破案这一国内首例敲诈病毒案,作者被警方刑事拘留,等待他将是法律的严惩。
三、病毒假冒工行电子银行升级
2006年6月27日,网友举报,他在登陆工行网上个人银行时,系统突然弹出电子银行系统正在升级并要求修改密码的提示,于是他按要求再次输入登陆和支付密码,然而当点击“确定”后,电脑中的“江民密保”突然发出“不明程序向外发送密码”的警示,于是他紧急与工行联系,才发现工行根本就没有升级电子银行系统,他怀疑是感染了电脑病毒,并庆幸自己发现的及时,要不账户中的存款就易手他人了。
江民反病毒工程师分析后认为,这是病毒假冒工行电子银行升级通知,目的在于盗取工行用户的帐号密码,联想到今年工行网银用户集体维权事件,不禁令人对网上银行的安全性再生疑惑。
四、魔鬼波病毒爆发
2006年8月13日,江民公司反病毒中心发布紧急病毒警报,一利用微软5天前刚刚发布的MS06-040漏洞传播的“魔鬼波”(Backdoor/Mocbot.b)蠕虫现身互联网,感染该蠕虫的计算机将被黑客远程完全控制。微软在8月8日例行发布的MS06-040安全公告中称,其操作系统Server服务漏洞可能允许远程执行代码,并建议电脑用户立即升级。
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规律,每年都会出现一个攻击微软新漏洞的“某某波”,03年的“冲击波”,04年的“震荡波”,05年的“极速波”,今年的“魔鬼波”,真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五、光大证券网站多款软件被捆绑木马
2006年8月25日,江民科技反病毒中心监测到,光大证券阳光网()站点上提供的“光大证券新版网上交易系统”、“光大证券专业分析版2003”、“光大证券金典2005”等多款软件的安装程序捆绑了木马。用户运行这些安装程序的同时,会下载网银木马,威胁用户工商银行网上银行的帐号密码安全。江民反病毒专家分析, 根据光大证券HTTP服务器返回的信息,这些恶意安装程序是2006年8月18日上线的,至今已经带毒运行了一周左右,估计已经有不少网上证券系统的用户感染了该病毒。专家分析,很有可能是光大证券的服务器遭受了黑客入侵导致。
按理说,银行、证券网站的安全性应该是很有保障的,而且网站服务器还装了一款所谓国际品牌的杀毒软件,怎么就会轻易被黑客攻陷并还种了木马呢?是网管员太无能还是国外杀毒软件太弱智?
六、威金病毒大闹互联网
10月中上旬,江民反病毒中心监测到,“威金”病毒(Worm/Viking)的多个新变种在互联网上活动较为频繁,已有多家企业用户报告感染了该病毒并导致整个局域网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据江民全国病毒疫情监控系统数据显示,该病毒从2005年5月19日首次出现至今,保守估计感染电脑数近50万台,变种数量突破了500种,实在可以称为是2006年病毒之王。
七、建行云南网站遭假冒
2006年11月2日,江民公司反病毒中心监测到,一个恶意网站假冒中国建设银行云南分行网站,传播“QQ大盗”和武林外传游戏木马。
假网站调用多个恶意脚本,下载并自动运行“QQ大盗”木马和“武林外传”两个木马,这两个木马会对用户的QQ号和武林外传游戏帐号构成很大威胁,并会尝试关闭多款国内外知名杀毒软件。
一般来说病毒盗个QQ号什么的不算大事,可你要是看了这条新闻就不会这么认为了。12月15日,深圳晶报报道,一伙平均年龄仅21岁的“网络大盗”一年内盗取QQ号、Q币数百万个,通过网络交易平台售卖,非法牟利70余万元,涉案人员竟有44名。原来小小的QQ号也存在这么大的利润可图,犯罪份子就是抓住网民这种认为QQ号价值不大不值得追究的心理,最终造成了一个大案。
八、银联网站被黑成悬案
11月22日,反病毒厂商称某金融官方网站首页被黑客嵌入恶意程序,用户点击网站首页后,系统即可自动下载一后门程序,中毒用户电脑存在被黑客偷窥的风险。反病毒工程师介绍,该后门程序名为黑洞2005,是一个江民一年前就已经截获并大范围发布预警的老病毒。该病毒具有强大的穿透防火墙能力,可以禁止防火墙并开启染毒电脑的摄像头,进行远程监控、远程摄像等操作。病毒还会将自身添加为“服务”,达到开机自动启动的目的,隐蔽性很强。
但这条消息被某金融网站否定,究竟谁是谁非,由于时过境迁,事实无法重现,唯有提醒电脑用户以后上网时一定要穿好防毒衣(打开杀毒软件网页监控),防患于未然。
九、“瑞波”危害超过“魔鬼波”?
8月24日,江民科技反病毒中心发布紧急病毒警报,自上周“魔鬼波”病毒肆虐互联网以来,江民公司反病毒中心监测到,“瑞波”(Backdoor/RBot)蠕虫新变种正在利用微软的MS06-040等多种系统漏洞大肆传播,目前已发现国内大量用户被病毒感染,中毒用户的系统可被黑客远程完全控制。仅8月23日一天,有3个“瑞波”新变种的泛滥程度都超过了“魔鬼波”(Backdoor/Mocbot)蠕虫。
十、天涯虚拟社区网站首页带毒
2006年11月22日,江民公司反病毒公司监测到,天涯虚拟社区网站首页带毒。如果用户没有安装过微软的MS06-014安全补丁,在使用IE浏览器访问该网页时,就会感染木马程序Trojan/Hitpop。该木马会在后台点击某些网页,制造虚假流量,并会关闭多款杀毒软件和防火墙。
23日,天涯首页上的恶意代码已经被删除。江民公司提醒广大网民,特别是天涯社区用户,请立即更新杀毒软件的病毒库,对您的系统进行全面扫描
网络诈骗的手段有哪些?
1、假咨询信息
受网上假咨询信息负面影响很大的行业是证券业。股市黑手或证券公司内部人员在网上披露虚假信息哄抬股价,待上当受骗的投资者把股价抬上去后,就开始倾销股票。
假咨询信息发布的人无非出于两种企图:一种是牟利,一种是恶作剧,但给受害人带来的损失都不小,给互联网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很大。网民对待网上的信息要有区别地对待,不能全部都认为是真的,毕竟网络是虚拟的。
2、网上拍卖
网上拍卖与网上购物无疑是网上消费的热点。它们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购物方便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与之相关的投诉。其中,最常见的投诉问题是当买主在拍卖成功付了钱之后,要么就根本收不到货,要么就是收到的货跟自己当初在网上看到的完全不一样。
3、和上网服务有关的骗局
消费者看到一些网上广告说,只要到某某网站免费注册一下,该网站将提供免费上网服务。注册的时候.网站需要你提供信用卡信息,但保证决不会要你付费。注册完毕后,他们会让你下载上网所需的软件,说是供你上网所用。
岂不知,这个软件里含有病毒,一旦在电脑中安装后,每次一点击上网器,电脑就会死机,根本上不了网。与此同时,你的信用卡却已被人盗用多次。提供上网服务是假,获取你信用卡信息才是这个骗局的真正目的。
4、信息/成人服务骗局
“成人内容”的网站往往有很多光顾者。有些人付费从这些网站上下载照片。有些骗局正是针对这样的消费者而来,以提供免费下载“成人内容”的照片为诱饵,结果当顾客在下载照片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下载了一个拨号软件。此后,他们的电脑被这个拨号软件神不知鬼不觉地自动拨通了一个国际电话。直到顾客收到巨额电话费账单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被骗。
扩展资料:
建议您使用以下几种方法来避免受骗:
(1)用搜索引擎搜索一下这家公司或网店,查看电话、地址、联系人、营业执照等证件之间内容是否相符,对网站的真实性进行核实。正规网站的首页都具有“红盾”图标和“ICP”编号,以文字链接的形式出现。
(2)看清网站上是否注明公司的办公地址,如果有,不妨与该公司的人交涉一下,表示自己距离该地址很近,可直接到公司付款。如果对方以种种借口推脱、阻挠,那就证明这是个陷阱。
(3)在网上购物时最好尽量去在现实生活中信誉良好的公司所开设的网站或大型知名的有信用制度和安全保障的购物网站购买所需的物品。
(4)不要被某些网站上价格低廉的商品能迷惑,这往往是犯罪嫌疑人设下的诱饵。
(5)对于在网络上或通过电子邮件以朋友身份招揽投资赚钱计划或快速致富方案等信息要格外小心,不要轻信免费赠品或抽中大奖之类的通知,更不要向其支付任何费用。
(6)对于发现的不良信息及涉嫌诈骗的网站应及时向公安机关进行举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网络诈骗
男子仅用一张银行卡骗走骗子3万巨款是怎么回事?
最近,一则“骗了骗子3万元”的新闻让网友大呼“好玩”。据报道,28岁的麻某故意将自己名下的银行卡卖给实施网络诈骗的骗子,然后利用微信绑定该银行卡,将骗子骗来的钱全部转到自己的账号上,非法获利3万余元。目前,警方以麻某实施诈骗为由将其刑事拘留。
有不少网友可能会有疑惑:骗了骗子的钱,也算犯罪吗?律师告诉记者,麻某虽然骗的是“不义之财”,但主观存在诈骗的故意,同时也存在诈骗事实,以此为由刑拘是恰当的。
电缆老板接到“大生意”,被骗8万多
此案发生在青岛。昨日,扬子晚报记者就此采访了青岛开发区警方。据介绍,今年3月份,在山东青岛开发区做电缆生意的吴先生报警,称被人骗走8万余元,青岛开发区警方立即介入调查。
吴先生是做电缆生意的,不久前接到一名男子的电话,对方自称是某建筑公司的负责人,需要向他购置一批电缆。双方经过一番交流,男子称对吴先生的电缆质量及报价比较满意,他们有好几家建筑公司都准备从吴先生这里购买电缆,交易数额巨大,这让吴先生喜出望外。不过,毕竟在生意场打滚多年,吴先生也不敢轻易相信对方在电话中的许诺。
为取得吴先生的信任,这名“负责人”给吴先生传了多家公司的法人营业执照等相应的证件。这些证件上,大红的印章、公司负责人、公司名称、注册资金及注册地一应俱全,吴先生终于相信不会有假。就在此时,对方来电要求吴先生必须支付一定的履约保证金,以保证交易的正常性。双方经过一番交涉,决定由吴先生向多家公司支付8万余元的保证金。为此,吴先生根据对方提供的银行卡,总计汇入8万余元。
等钱汇出后,对方突然失联,吴先生意识到被骗,赶紧报警求助。
骗子只是“螳螂”,后面还有“黄雀”
青岛开发区公安分局的民警告诉扬子晚报记者,他们接到报警后,分局反电信诈骗专业队迅速介入展开侦查。通过梳理吴先生汇款的多张信用卡,警方发现其中有两张银行卡的持卡人是麻某。根据以往的经验,诈骗嫌疑人一般是盗用别人的信用卡,途径也一般是从网上购买的遗失信用卡,或者用捡来的身份证办理的信用卡,麻某会不会也是银行卡被盗用的受害人呢?
警方经过调查,发现用于诈骗的银行卡在资金到账后,迅速被人挂失,资金被转到另外一张银行卡中,而这张银行卡的持有人正是麻某本人。种种迹象表明,麻某似乎跟电信诈骗有某种关联。警方很快查明,麻某暂住在北京丰台区某处,2017年5月17日,专案组民警连夜赶赴北京,将麻某抓获。
然而,麻某拒不承认犯罪事实,称自己将两张银行卡以50元每张的价格卖给了一网友,至于该网友利用他的信用卡实施诈骗一事,他是一无所知。不过,在民警向他展示了其银行卡挂失及转账记录后,麻某不得不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如果说销售电缆的吴先生是受害的“蝉”,那购买信用卡的人就是实施电信诈骗的“螳螂”,麻某则是幕后获利的“黄雀”。
主动卖卡给骗子,钱到账先取走。
警方告诉记者,麻某的这种诈骗方式比较新奇,麻某在供述中也称自己是“脑洞大开”时冒出的想法,并付诸实践。
原来,麻某经常在网络中接触到一些收购银行卡的信息,他知道这些人收购银行卡极可能就是为了诈骗。在苦思冥想之际,竟“脑洞大开”,萌发了一个“黑吃黑”的骗钱主意。按照麻某的设计,他先在网上加了一个要购买银行卡的人,告知可以卖银行卡给他,并按照对方要求,用自己的身份证在两家银行开了两张银行卡,并绑定了对方要求的手机号码,在收取每张银行卡各50元后,将两张银行卡交付给对方,对方也对密码进行了修改。
无巧不成书,骗子正好对吴先生实施诈骗,并成功骗取8万余元,其中有3万元打到了麻某所办的两张银行卡上。正当骗子自鸣得意之时,他们全然不知麻某使了诈。麻某已经暗做手脚,他将办理的银行卡偷偷绑定到自己的微信上,只要骗子诈骗成功,且有资金到账后,麻某手机上的微信就自动提醒“有钱到了”。
随后,麻某迅速赶到银行,拿出身份证对自己办理的银行卡进行挂失,并补办新卡,将资金全部转移到自己重新办理的银行卡上。如此一来,骗子“辛苦”骗来的钱,转眼就被麻某“转骗”到手。
青岛开发区警方告诉扬子晚报记者,麻某起初竟称“自己只是骗了骗子的钱”,抱着侥幸心理以为可以逃避法律制裁,殊不知自己同样涉嫌诈骗。目前,麻某因涉嫌诈骗已被刑事拘留,警方也正在对此起电信诈骗的嫌疑人作进一步的追查。对于为何以诈骗的罪名拘留麻某,警方告诉记者,麻某明知对方涉嫌诈骗,却故意设局并参与诈骗,因此以此罪名拘留麻某。
南京市公安局刑侦局反通讯诈骗侦查大队大队长吴强告诉记者,这样的案子是在通讯诈骗之后兴起的一种诈骗手法,上述案例麻某称自己是脑洞大开的“即兴之作”,其实还有专门盯着骗子“黑吃黑”的犯罪团伙,是一条黑色产业链,那些人的犯罪手法比起麻某更加复杂,麻某是用自己身份证办的银行卡,还比较容易追踪。有的时候警方办案抓到电信诈骗嫌疑人,对方却供称“料(赃款)”没了,就有被骗走的。还有专门故意做木马病毒卖给犯罪嫌疑人从事犯罪的,他们留下了“后门”,待这些嫌疑人骗得或者窃取了财产后,他们再下手将钱转走。不管骗“好人”的钱,还是骗坏人骗来的钱,其实都是犯罪。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一山还比一山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