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测试

黑客技术,网络黑客,黑客教程,24小时接单的黑客网站,黑客QQ

黑客与画家读书笔记1500字(黑客与画家读后感1500字)

本文导读目录:

如何评价『黑客与画家』

一本好的书,让我们收获的不单单是某种技巧,或者某种方法论, 他教给我们的是一种严密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学会把自己的眼光放得更加长远的决策习惯,他促使我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他没有送给我们一条大鱼,却把捕捉大鱼的方法交给了我们,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一直觉得把一个我们所熟知的很普通的问题讲的非常透彻而且非常清楚是一种相当了不起的能力, 保罗·格雷尔姆 不仅把问题讲的非常透彻,而且还非常有趣, 让我们在读的时候感觉趣味盎然,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

很多的互联网从业者想必早就听说过这本书,而且大部分人应该都已经阅读过这本书了, 所以我就简单的从其他的角度来谈一下我读完本书的一些感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阅读「为什么书呆子不受欢迎」这章时,我想到了这么一句话,「你的时间在哪里,你的成就就在哪里」。 生活中的我们,总是喜欢羡慕那些成功人士,我们总觉得那些成功人士与我们普通人不一样, 他们必然懂得某种通往成功的诀窍,他们生下来就与周围的人们有所不同。 我们也总是希望能从这些成功人士那里获得某些珍贵的建议,获得那些能使人最终功成名就的万用妙方。 在武侠小说里面, 渴望成为武林高手的人,都希望得到一本有着盖世神功的武林秘籍。 因为这秘籍一旦得手,只要依葫芦画瓢,就可大功告成。

但是世事又怎会如此简单,也永远不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武林秘诀。 所谓的成功人士不过是把自己的时间投入到那些他们感兴趣的领域里面罢了。 其实, 我们每一个人也许都是我们所投入时间的那个领域的成功人士。 有的同学,可能在学校里没有把时间投入学习中,但是呢,投入了很多的时间在游戏领域,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玩游戏, 看游戏讲解视频,研究游戏的战略,思考游戏的玩法,在这个游戏里面,他就是王者; 有的人呢,可能喜欢计算机,他喜欢与程序打交道,他希望了解计算机是如何思考的,于是最终他就成了黑客。

画家能够把画画的比我们更好,只是因为他把他的时间都投入到里面罢了,田径运动员跑的比我们更快, 同样只不过因为他把他的时间都投入到跑步里面罢了。 书呆子也并非不想让自己不受欢迎,他们只是更愿意把时间投入到让自己聪明上去罢了。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自己去决定把自己的时间投入到哪个领域,我们所投入的时间最终也会成就我们。

在阅读本书的其他章节的时候,我更加深刻的发觉,黑客们,其实与我们并没有多大的不同, 他们只是比我们普通人更加崇尚分享、开放和民主,他们对任何被禁止的东西都怀有特别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喜欢去思考那些似乎不应该被思考的问题,他们相信计算机将会深刻的改变人们的生活。

虽然这是一本讲述黑客的书,不过个人觉得每个人都应该看看。 如同译者阮一峰所言:未来的人类生活不仅是人与人的互动,而且更多的将是人与计算机的互动。 想要把握这个时代,就必须理解计算机。 理解计算机的关键,则是要理解计算机背后的人。 表面上这是一个机器的时代,但是实际上机器的设计者决定了我们的时代。 程序员的审美决定了你看到的软件界面,程序员的爱好决定了你有什么样的软件可以使用。

关于互联网思维的书籍哪个最好?

市面上关于互联网思维的书籍有不少,大体说的都不全,从基础理论到战略应用分了很多的类别。所以这里列举在学习互联网思维的不同阶段所需的知识点典型书籍,主要有几个阶段:理论知识、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媒介、大链接数据、产品经理、设计与创意、运营营销。

一、理论知识:了解互联网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

1《认知盈余》 克莱舍基 《认知盈余》读书笔记:已被验证的时代潮流

3《未来是湿的 人人时代》克莱舍基 组织之困与情感依附时代——《未来是湿的》

4《从0到1》

5《长尾理论》

6《硅谷之光》

7《失控》

8《引爆点》

9《技术元素》

10《世界是平的》

11《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

12《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

13《变革中国》

14《网络素养:数字公民集体智慧和联网力量》

15《数字乌托邦:从反主流文化到赛博文化》

16《信息简史》

17《美丽新世界》

18《网络共和国》

19《奇点临近》

21《数字化生存》

22《新数字秩序的革命》

24《黑客与画家》

----------------------------------------------------------------------

二、移动互联网:了解互联网的应用范围。

1《决胜移动终端》

2《决战第三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与营销新规则》

3《移动风暴》

4《移动的帝国》

5《移动浪潮:移动智能如何改变世界》

----------------------------------------------------------------------

三、商业模式:了解互联网在商业上的应用。

1《免费:商业的未来》

2《商业模式新生代》

3《社交红利》

4《我们如何来到现在:商业、技术与金融趣史》

5《平台战略:正在席卷全球的商业模式革命》

6《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

----------------------------------------------------------------------

四、媒介:了解互联网媒介的应用。

1《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2《你不是个玩意儿:被互联网奴役的人》

3《冲击力》

4《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在读

5《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6《娱乐至死·童年消逝》 互联网时代:更娱乐的,更致死的

7《群体性孤独》

----------------------------------------------------------------------

五、大连接数据:了解数据在互联网中的应用。

1《大连接》

2《第三次浪潮》

3《爆发:大数据时代遇见未来的新思维》

4《决战大数据》

5《驾驭大数据》

6《大数据时代》

7《数据化决策》

----------------------------------------------------------------------

六、产品经理:了解互联网产品开发。

1《结网2》

2《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3《启示录:打造用户喜爱的产品》

4《创业时,我们在知乎聊什么?》

5《产品经理手册》

6《淘宝十年产品事》

7《黏住顾客:Foursquare如何打造忠实客户群》

8《玩法变了:淘宝卖家运赢弱品牌时代》

9《跨越鸿沟: 颠覆性产品营销圣经》

10《赢在用户》

----------------------------------------------------------------------

七、设计与创意:了解互联网产品设计与广告创意。

1《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2《广告狂人》

3《商业秀》

4《乔纳森传》

5《一线之间》

6《打开创意的脑》

7《疯狂的简洁》

8《赖声川的创意学》

9《设计心理学》

10《至关重要的设计》

11《交互设计入门》

12《门后的秘密:卓越管理的故事》

13《病毒循环》《情感化设计》

14《专业主义》

15《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16《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读书书摘

17《影响力》

18《思考的快与慢》

19《乔布斯传》

20《参与感》

21《颠覆式创新》

----------------------------------------------------------------------

八、运营营销:了解互联网渠道运营知识。

1《水平营销》

2《跨越鸿沟》

3《消费者行为》

4《轻公司,互联网变革中国制造》

以上是互联网思维各个阶段的学习书籍,可以选择性阅读学习。

3篇读书笔记,总共1500字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

《爱的教育》这本书是一部流传世界各地的著作,它是以一个小孩的日记方式来写的,虽然每篇的篇幅不长,但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爱",一个多么闪亮,多么令人钟爱的字眼.人们追求爱,也希望能拥有爱,爱能使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美好.我们要完全的拥有它,就必须去充实它,让我们携手,共创出人世间最美好的爱.这本书里也正是想表达这一点.

在这本书里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卖炭者与绅士》还有《义快的行为》这两节,第一节写了一个父亲对他儿子诺琵斯的爱,诺琵斯骂培谛的父亲是个"叫花子",诺琵斯的父亲知道后,非要诺琵斯向培谛和他父亲道歉,虽然培谛的父亲一再拒绝,可诺琵斯的父亲还是坚持要让诺琵斯道歉,从这里可以知道,诺琵斯的父亲是一个多么正直的人啊,他用他的爱来熏陶他的儿子,让他的儿子也变成一个关心别人,不取笑他人的人.第二节写的是一个墨盒砸到老师的事件,原因是克洛西被人凌辱,最后忍受不了了,就拿起墨盒向那些人扔去,没想到扔到了刚从门外进来的老师,最后卡隆要帮他顶罪,但老师知道不是他,让肇事者站起来,并没给他处罚,听他讲完事实后把那些人抓了起来,但卡隆跟老师说了些话,老师就不处罚他们了.这里就表现了卡隆他关心他人的一种高尚的精神,并且得饶人过且饶人,这是难得的一种为人处事.

读到这里,我想在这个以经济利益为主的社会上,使同学之间自私自利,以我为主,嫉妒打击,怕得罪人,恶意竞争等不良作风日益生成,那种关爱他人的精神已经渐渐淡漠,在社会加强精神建设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在学校家庭上学习这关爱他人,让自己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爱心来熏陶别人,让爱在人们心中永驻.

《西游记》读书笔记

每当我翻开《西游记》时,总有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动活泼的,小时候的我读起它来总觉得既过瘾又有趣。但今时今日,不变的是那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我的领悟却变了。

这是一部所有人都爱读的经典大作,每个人都能在解读它时获取不同的感觉和启示,有人喜欢它鲜明的人物个性;有人喜欢它瑰丽的整体形象;有人喜欢它活泼诙谐的对话旁白;有人还研究它的历史背景、社会现象。但在我看来,他那曲折的情节中暗藏着人们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

在经历了日复一日个性受约束的日子,二十一世纪的人们都格外向往自由,向往那个自由的化身:孙悟空。孙悟空破土而出,“不伏麒麟辖,不服凤凰管,又不服人间王位所约束”,闯龙宫,闹冥司,花果山上称王。可以说已经达到人性摆脱一切束缚,彻底自由的状态。孙悟空其实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质中最突出的就是向往自由,他始终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斗争也是为了争取自由。这样一个鲜活的形象给予了读者一种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气。然而,每个人都明白,在现在,即使是将来,完全的自由终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终要受到这般那般的约束。尽管包围着我们的是个受约束的世界,但我们可以让内心尽量变得广阔而幽深,让它能够无边无际、包容天地。

然而,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人被一些价值不大的东西所束缚,却自得其乐,还觉得很满足。经过几百年的探索和发展,人们对物质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对于精神自由的需求却无端被抹杀了。总之,我认为现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种开阔进取,寻找最大自由的精神。

在厉尽时间锤炼的《西游记》中,竟深深蕴含着新世纪人们最渴望的自由精神……我更明白为什么它能够传承至今了。

《童年》读书笔记

童年每个人都经历过。童年是美妙的,童年是快乐的,童年是幸福的,童年是值得回忆的……而高尔基的童年却那么的恐怖,悲惨,令人不敢去回想。

可怜的高尔基3岁丧父,失去了亲切的父爱,跟着母亲和外祖母,来到了外祖父的一个小染坊。从此,黑暗的生活降临到高尔基的头上。外祖父的脾气十分的暴躁,经常打外祖母和高尔基,使高尔基幼小的心灵出现了阴影。

后来高尔基又结识了知心朋友小茨冈,两人无话不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可是,好景不常,可怜的小茨冈就被两个凶狠的舅舅给害死了。高尔基就这样失去了好友。雅可夫和米哈依尔是魔鬼,欧打自己的老婆,还天天闹着要分家产,兄弟之间一点也不团结,两个儿子萨沙也被教坏,处处捉弄高尔基。此后,高尔基又认识了木匠“好事情”,成了好友。 结果被外祖父赶走,高尔基得了个继父,十分凶常打人,几年后,最疼爱他的外婆死了,母亲也死了,就被外祖父赶出门靠捡垃圾为生。

这“一家子蠢货”外祖父卡什林性情暴躁、乖戾、贪婪、自私;俩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也是粗野、自私的市侩,连小孩也与他们一起热烈地参加了一份。只有善良、和蔼,富有感情的外祖母让他生活在这种环境下有一丝丝的安慰。

我喜欢文中的外祖母,她似乎有种特殊的亲和力,她有讲不完的故事。而且她是那么爱她的子女。即使是米哈伊尔和雅科夫这两个大坏蛋,她也并没有请求外祖父怎样严厉得处罚他们。一个善良的人,又怎会喜欢在家里发生战争呢?面对外祖父毫无人情的打骂,她也是一忍再忍。

高尔基的童年除了一些教育和友谊,没有什么再值得回忆!在欢乐中,在悲伤中,在爱与恨的交织中,他的童年就这样匆匆而过。在阅读中,我发现他的爱,寻思他的恨,品味着冥冥之中黑暗的光明。

我们现在丰衣足食 ,要什么有什么,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心肝宝贝” 哪能和高尔基那悲惨的童年相提并论,年代的不同就是这差别,一个是天堂, 一个是地狱 ;一个充满阳光,一个到处黑暗。我们现在的童年来之不易啊!

名人传读书笔记

《名人传》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它们均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

书中写了三个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第一个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另一个是意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开朗基罗;最后一个是俄罗斯名作家:托尔斯泰。

《名人传》又能给予我们什么呢?在一个物质生活极度丰富而精神生活相对贫弱的时代,在一个人们躲避崇高、告别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会里,《名人传》给予我们的也许更多是尴尬,因为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镜,使我们的卑劣与渺小纤毫毕现。在《米开朗琪罗传》的结尾,罗曼•罗兰说,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我不说普通的人类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应上去顶礼。在那里,他们可以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们再回到人生的广原,心中充满了日常战斗的勇气”。对于我们的时代,这实才是真言。《名人传》印证了一句中国人的古训: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贝多芬的“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米开朗琪罗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欢”,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无不表明伟大的人生就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斗。我们的时代千变万化,充满机遇,我们渴望成功,但我们却不想奋斗。我们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许会使我们取得昙花一现的成就,但绝不能让我们跻身人类中的不朽者之列。因此,读读《名人传》也许会让我们清醒一些。

满意请采纳~

读书笔记1500字15篇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

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爱。是呀,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份纯洁的爱,爱是无私的,爱是博大的,只有生活在爱的海洋里,才会享受爱。

自从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后,我才真正领悟了爱的境界。其中,有一位大姐姐写的温馨的爱——《牵手》,更让我明白了爱的伟大。爱是和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这故事让我非常感动。

大姐姐从小就牵着她妈妈的手。有一次,同学看到了笑她,于是她就问妈妈:“妈妈,你为什老牵着我的手呢?”妈妈回答道:“以前你外婆老是牵着我的手,可是,现在你的外婆永远离开了我们,我又牵谁的手呢?”看了这个故事,我很感动,因为我知道,长大是一步步放手的过程,但在放手之前,必须学会牵手。我想到了妈妈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我每成长一步都离不开妈妈的辛劳。对呀!世上的一切都会变,只有亲情、母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它永远都是那么永恒、纯真。

爱是一种我们摸不到的东西,但只要我们用心感受,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而且,它来的是那么静悄悄,一会儿就来到了整个世界,爱它无处不在,只要你用心寻找,用心感受,它就会来到你的身边。

也许有人会问:“是不是只要需要爱,爱就会来到?”答案是否定的。我想:我们在拥有爱的同时,一定要去创造爱,让需要爱的人得到爱,让整个世界充满爱!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当我翻开《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心里是三分惊喜七分好奇。然而当我翻完这本书中每珍贵的一页,我心中是汹涌彭湃的,又是惆怅万千的。它带给我的是惊讶,是感动,更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震撼着我。在整整的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里,竟磨练出一个如此勇敢、坚强,有着顽强的求生意志的非凡女子。对于一个常人来说,三天——也就是72个小时,能办成的事根本就寥寥无几。但是对于海伦来说,三天似三十年。如果她能拥有三天的光明,她的心里又会有多么满足,多么快乐…… 谁能想象年幼的海伦面对自己又聋又哑又瞎的现实也曾经堕落过,暴躁过,为上帝的无情而忿忿不平,但正是因为她在老师,莎莉文的帮助下,正确了自己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并依靠着自己对生命的渴望和对光明的追求,竟奇迹般地重新振作起来,用那仅有的却又蕴藏着不可思议的力量的精神去创造更多的奇迹!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海伦成功了,她终于成功了!她借助了自己的双手看到了美丽的世界,听到了绚彩的世界。海伦终于又创造了一个奇迹…… 海伦的不幸与生活在黑暗中的痛苦是我一辈子都无法体会的,但她对生命的永不放弃是令世人刻骨铭心的。我相信,即使在一百年、一千年后,还会有人提到海伦·凯勒,还会回忆起这个创造生命奇迹的女士,诉说着生命的珍贵与短暂…… 海伦的生命是非常短暂的,同时也是一种可惜。而我们这些花样年华的青少年有着青春美好的时光,难道就让它白白流逝吗?海伦·凯勒说过:“假如我有三天光明,我将把这三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天,我要看人,他们的善良、温厚与友谊使我的生活值得一过。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变为白昼的动人奇迹。第三天,我要在现实世界里,在从事日常生活的人们中间度过平凡的一天。”海伦的三天就如此而已,可我们的时间和机遇还很多,可以创造美好的生活。光明对我们来说不是奢望,声音也不是可遇而不可求。对我们来说,并不缺乏身体上的组织结构,我们需要的是意志上的顽强,不向命运投降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要拥有一颗积极、乐观、敢于创造奇迹的心!

《黑客与画家》这本书怎么样? 值得一看吗?

我觉得挺好看的,之前在掌阅上看过的。其实里面好多话觉得都特别令人深思。不是因为自己本身有什么缺陷才招致这样的命运,好多好哲理的话。值得一看

读书笔记1500字急急急

用了三天多的时间终于读完了《简爱》,我知道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过程。这连住的几日,我几乎除了吃饭和睡觉,一切时间都耗费在这本来自遥远国度的小说里。然而我还得在抱怨的同时,不得不承认它的杰出与迷人。很少见到这样迷人的异国风情。这充满着英国十九世纪趣味的故事里,让我感慨了很多。其实我应该早些接触这本书,早就有很多的人介绍它了。可惜,我拥有着一点排外的情愫,一直拖到现在去欣赏它,实在有些相见恨晚。

作为一个外国人,我对英国人的思维和宗教信仰有点难以适应。不过呢,人世间的真情多数是相通的。每当我读到小简爱因为无亲无故而遭受虐待和歧视时,心中顿起的怜悯之情真让人难忘;每当简爱一次次化险为夷让我多么兴奋;当她勇敢地拒绝了圣约翰的求婚而坚持自己心中的真爱时,多么令鼓舞和震撼;特别在文章最后,她抛弃一切去照顾那位可怜的爱德华时,我的心中欣慰与感动迸发而出。

关于这本小说,我想它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它在很多艺术方面的杰出融合。我敢确信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作家。首先,她在描绘风景时,是以一个画家的审美角度去鉴赏,以一个画家情趣去把握光和影的和谐。读中国的小说很少见到这样细腻的风景描写的词汇。应该要感谢这本书的译者周令本的深厚的国文功底,使译本文采熠熠,令原著生辉。其次,夏落蒂.波郎特在语言学上的造诣也很深厚,作为一名英国人,作者可以说至少精通三种以上的外国语言。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可以通过它感受到整个欧洲的文化氛围。比方说英国人的自豪感和绅士风味,德国的大国气氛以及法国女性的天生浪漫情趣。甚至还读出了英国人那种殖民主义的歧视东方人的心理,比如他们称印度是个野蛮的民族。再次,夏落蒂.波郎特对感情戏的处理上,可以称得上很高明。她的主人公很少是一见钟情,这比较现实,但是她赋予的爱情总是在默无声息深入到读者的心田里。如此巧妙的感情戏,让我很意外,很惊喜。

《简爱》的作者如果和中国的曹雪芹相比,毫无疑问,后者的文化底蕴要更博深一些。就像中国和英国人拼比历史,中国人可以无愧地说:我比你老的多。曹雪芹一生所学要比夏落蒂.波郎特要广博的多,毕竟中国的文化底蕴要丰盛的多。中肯的说,简爱的确比不上中国的《红楼梦》。不管是人物丰富还是物致的描绘上,《红楼梦》都是更为杰出的。但是,《简爱》中也有值得中国人去学习和欣赏的地方。比方说,《简爱》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方面,可以说淋漓尽致。这点在很多中国人的文学作品中做的都不够.

读这本书我仿佛读了一遍《圣经》,西方人对宗教笃深的感情与真诚的信仰,真很令人敬佩。现在的中国是一个缺乏信仰的时代。在读《简爱》时候,让我感受到在拥有宗教哺育下才可以得到的人情的纯美,在现在的中国这真的很难得。其实,很多圣经里的教诲与中国的孔儒的经典思想是相通互补,而现在国人却往往忽视了祖先的睿智。比如圣经里劝人从善,劝人宽忍,劝人感恩,与孔老夫子劝国人礼义仁,两者是相同的。在读《简爱》的时候,我时常被圣经里的美好的思想启迪着,让我联想到中国的现状,心中似乎收获许多。让我坚信,对于中国的儒家文化真的需要重新审视。

  • 评论列表:
  •  黑客技术
     发布于 2022-05-30 21:40:17  回复该评论
  • 高尔基的童年却那么的恐怖,悲惨,令人不敢去回想。可怜的高尔基3岁丧父,失去了亲切的父爱,跟着母亲和外祖母,来到了外祖父的一个小染坊。从此,黑暗的生活降临到高尔基的头上。外祖父的脾气十分的暴躁,经常打外祖母和高尔基,使高尔基幼小的心灵出现了阴影。
  •  黑客技术
     发布于 2022-05-30 15:43:39  回复该评论
  • 的》11《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12《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13《变革中国》14《网络素养:数字公民集体智慧和联网力量》15《数字乌托邦:从反主流文化到赛博文化》16《信息简史》17《美丽新世界》18《网络共和国》

发表评论:

«    2025年5月    »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文章归档
标签列表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